“未來3年,中方愿同非方開展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深化中非合作,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在九月份舉行的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呼吁中非攜手,共逐現代化之夢。
多年來,中非在發展振興的征程上走出了特色鮮明的合作之路。如果從經濟金融角度來觀察,就會看到,中非完成了一大批重點合作項目,中非貿易額和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額都在穩步攀升。此次又逢全球矚目的“南方時刻”,中非合作的廣闊前景與機遇也讓更多金融領域的參與者感到振奮。
“中非之間發展的互補性是不容置疑的,非洲需要更多的能源產能、更多交通基礎設施、更多的制造業,而中國需要并計劃將制造業價值鏈向更高端轉移,成為一個更加服務型的經濟體。中非之間的互惠互利將會是成果巨大、十分明智的正確選擇。”南非標準銀行首席執行官西姆·沙巴拉拉(Sim Tshabalala)表示,和諧合作是中非的共同成長之道。
“機遇與天地十分廣闊”
激活坦贊鐵路、支持塞內加爾建設工業園區、津巴布韋鱷梨輸華、幾內亞腰果輸華……一份份雙向奔赴的項目,印證了中非合作的務實。
“中國公司在非洲的投資每天都在增加,我們對中國公司在幫助釋放非洲大陸經濟增長動能方面可以發揮的作用非常樂觀。”據標準銀行副首席執行官肯尼·菲赫拉(Kenny Fihla)介紹,目前中國企業在安哥拉、贊比亞、剛果(金)、南非、莫桑比克、納米比亞、津巴布韋等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和商業活動。
不僅投資規模在增長,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領域也在逐漸拓展。已經從最開始的基礎設施逐步發展到礦業投資,進入能源領域、電信技術、媒體,并進一步擴展到制造業。
深耕非洲市場的渣打銀行“走廊銀行家”詹嘉瑜觀察到,在非洲南部的礦產賽道中,涌現出了越來越多中資企業的身影。無論是新礦產并購,還是原有礦產的擴產擴建,中資企業都扮演著投資者、服務者等重要角色。此外,隨著合作的深入,在建材賽道領域,產業業態也正在從“中國制造、非洲使用”轉變為“非洲制造、非洲使用”。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中資企業在當地布局產業鏈,助力當地產業升級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 詹嘉瑜表示。談及中企對非投資為當地帶來的益處,肯尼·菲赫拉也肯定地說:“這有助于推動非洲大陸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
展望下階段,新能源也有望“點亮”非洲市場合作。詹嘉瑜說,當前非洲存在比較嚴重的缺電情況。與傳統發電項目投資規模大、開發周期長、落地久相比,新能源項目規模可大可小、建設周期短、分布式等特點,將成為填補非洲電力缺口的優質解決方案。同時,新能源可與基建、制造業等領域結合,實現進一步降本增效。受訪者對此都充滿期待。
在本屆峰會中,中國做出了具體承諾:未來3年,中國政府愿提供3600億元人民幣額度的資金支持,包括提供2100億元人民幣信貸資金額度和800億元人民幣各類援助、推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不少于700億元人民幣。中方還將鼓勵和支持非方在華發行“熊貓債”,為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強有力支持。“機遇與天地十分廣闊。”受訪人員一致認為,隨著這些務實舉措落地,中非合作將進一步走向深入。
金融領域的“雙向奔赴”
深化金融領域合作將成為中非合作的新篇章。在推動金融合作方面,工商銀行與南非標準銀行已經具備了一些成功經驗。標準銀行與工商銀行的合作始于2008年,由中國工商銀行以55億美元收購了南非標準銀行20%的戰略性股份,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據肯尼·菲赫拉介紹,當前,標準銀行和工商銀行已經建立了直接的連通性,與兩家銀行有業務往來的客戶,都能夠輕松地在中非大陸間進行國際支付。同時,基于合作伙伴關系,兩家金融機構能夠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所需要的流動性、擔保和其他更簡潔、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務。
“我們深化與標準銀行集團戰略合作,堅持客戶共拓、技術共創、風險共防,積極開展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合作,塑造中非金融合作樣板。”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工商銀行也在持續推動中非市場聯通、貿易暢通,已累計為130余個非洲項目提供超過280億美元貸款。隨著中非經貿合作進入提質升級新階段,工商銀行將把握新機遇,積極探索建設中非金融新型基礎設施,推進清算結算、托管業務等現代金融服務,促進各類資源要素更加高效順暢地運轉。
2019年5月30日,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協議正式生效。根據設想,54個成員國將實現關稅自由化并完全消除壁壘,以期向估計12億人口打開泛非商品和服務貿易大門。“這對非洲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機會。”在標準銀行商業與商業銀行業務負責人安德魯·羅伯森(Andrew Robertson)看來,AfCFTA是全球參與國家數量最多的貿易集團,能夠顯著推進整個非洲大陸經濟繁榮與發展。
但商品的流動需要基礎設施支撐。“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了合作的好機會,建設港口、鐵路、公路基礎設施,以支持AfCFTA內部商品的流動。” 安德魯·羅伯森表示。2023年,標準銀行促進了中國和非洲之間近40億美元的貿易,并通過與工商銀行合作,將雙邊的客戶都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促進中非企業的互聯互通。
通過金融合作助力中非合作,標準銀行集團和工商銀行的合作無疑為更多參與者提供了一個良好范本。在金融服務的助力下,行動的承諾將會落地成更多現實發展成果。
“超級連接器”促進互聯互通
從出口到出海,從全球貿易到本土制造。中國企業走向非洲的旅程中,行囊也在不斷豐富。“不單單是中國制造,還有全球制造,不單單有中國融資,還有國際化參與的融資。”詹嘉瑜表示。隨著中非互動加深,企業間的交往與支持也在豐富。
值得關注的是,中資企業遠赴非洲,也常會面臨“水土不服”的挑戰,需要做好市場調研,也需要金融、法律等多方面服務賦能,全球性的金融機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企業在海外發展,適應能力很重要。” 詹嘉瑜表示,此外,挑選合適的賽道也尤為關鍵。非洲目前有很多空白市場,但并不是所有賽道和市場都適合全力奔跑。她建議中資企業在前期分析項目風險時做好壓力測試。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假如想要實現成功的投資,那么你的商業計劃一定是要現實的、接地氣的,也是能夠實施的。盡管我們不會一開始就對很多項目進行直接貸款支持,但是我們會給客戶提供非常全面的商業建議、市場信息和交易能力介紹。”標準銀行中國首席執行官杜安德(ANDRé DU PLESSIS)稱。
渣打銀行則表示,希望起到“超級連接器”的作用,以資金融通,促貿易暢通和設施聯通,持續為在中國境內、進入中國以及從中國走出去的客戶提供高質量和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持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這種“連接器”的作用可以被用來概括商業銀行在服務中非企業互聯互通中扮演的角色。“我們通過參加中國的進博會、中非經貿博覽會等各種不同的盛事和活動,不斷推進貿易合作伙伴關系,為工商銀行連接了450個標準銀行的客戶。”安德魯·羅伯森稱,標準銀行還制定了市場領先的中非進口解決方案,以支持非洲的企業便捷、快速地向中國高品質供應商采購相關產品(如機械、設備等),然后將產品運輸到非洲所需要的地方。借此,標準銀行幫助中國很多主機廠商與原始設備制造商在非洲找到了客戶和新的投資契機。
“中非企業會在更多領域合作”“未來肯定會有更多不同的業態”“我們很期待新藍圖的展現”……展望中非企業互聯互通的新故事,受訪者們充滿期待。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