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身鍛煉,我最近買了一臺八成新的二手動感單車,只花了850元左右,不到同款全新品原價的50%。”上海“95后”白領范揚(化名)說。她之前關注某品牌的動感單車已經一段時間了,并不一味追求最新款。考慮到未來可能搬家,她不打算在健身的初始階段投入過多成本,因此選擇了在某二手電商購買更具性價比的二手器材。
有著這樣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買二手、用二手”,推動了二手閑置物品交易的發展。
在專家看來,綠色消費相關政策的出臺、二手電商平臺的崛起以及消費者觀念的轉變共同催熱了“二手經濟”這一新消費風向。不過,這一市場仍存在行業標準亟待完善、交易雙方間信任不足等問題,仍需要各參與者協作解決。
浪費變消費
“看!這是我這段時間賣出的閑置物品。”剛剛搬到上海工作生活的劉女士興奮地展示著自己連日來賣出的十余件閑置物品。據了解,作為個人賣家的她主要售賣的是搬家時整理出的閑置衣物或電子產品。“還記得我賣出的第一件商品是一件活動抽獎送的小音響,基本沒用過,一直放著‘吃灰’,賣出去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翡翠商人竇永大入駐閑魚已有8年,他主要將翡翠原石賣給雕刻師和翡翠玩家。他認為,閑魚平臺比較方便,發優質帖便可引流,且平臺每年都會更新規定,公平性較高。
閑置交易平臺轉轉10月16日發布的報告《二手循環交易洞察報告(2024年第三季度)》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該平臺的攝影攝像、樂器、游戲機及配件、運動戶外品類的總交易量分別環比增長了29%、179%、12%、81%。
據了解,閑置交易平臺正呈現出用戶越來越年輕化,且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滲透的趨勢。
以閑魚為例,分年齡來看,該平臺的“95后”活躍用戶占比43%,“00后”活躍用戶占比22%,活躍興趣用戶高達8300萬。
舊物藏新機
這些閑置的舊物品不僅重新走入人們的生活,而且也在流轉交易之間萌生了二手電商市場新機遇。
由中國舊貨業協會發布的《2024舊貨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舊貨流通行業交易規模穩步增長,全年交易額約為13200億元,同比增長5.6%;線上交易額約為5520億元,同比增長15%。
“二手經濟”的熱度為何持續升溫?調研發現,綠色消費相關政策的出臺、二手閑置交易平臺的崛起以及消費者觀念的轉變共同推升了這一消費風向的熱度。
《2024舊貨行業發展報告》稱,傳統舊貨行業以個體經營者主體,從經營方式來看,“一收一賣”是舊貨個體經營者的核心模式。近年來,以“收購(回收)、分銷、服務”為代表全鏈條式的經營方式逐漸成為主流。2023年一批如轉轉、愛回收、奢收多、胖虎等為代表的“鏈主”企業已形成。
在愛回收所屬公司萬物新生集團執行總裁王永良看來,近期,“以舊換新”相關政策的實施則進一步激發了消費者參與二手交易的積極性,促進閑置二手電子產品進入循環體系,有利于提升閑置設備的回收滲透率。
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實施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以及實施標準提升行動。
據悉,愛回收在深圳等城市的回收量已明顯受益。以7月深圳的以舊換新補貼為例,在深圳的專項補貼實施下,愛回收服務京東用戶的以舊換新訂單中,7月二手電子產品回收量相較于6月大促期間提升了2.5倍。
成立于2015年的上海復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擁有線上產品、線下產品來幫助不同的家庭處理閑置物品,同時為環保和公益賦能。該公司創始人、CEO南征表示,創辦平臺的初衷,是在海外留學時發現國外的二手商品平臺已很成熟。他判斷,國內二手經濟是一片藍海。
行業標準亟待完善
據《2024舊貨行業發展報告》,目前舊貨行業已經形成了舊貨流通標準體系,涵蓋已發布實施標準、在研編制標準以及擬立項標準總計超過30個項目。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主,團體標準為輔的舊貨流通標準體系框架得到進一步完善。2023年,《二手貨(舊貨)術語》等3項行業標準已完成起草,正在審查報批。《二手貨(舊貨)鑒定機構能力基本要求》《二手(舊)辦公家具流通技術要求》等一批由企業牽頭研制的團體標準,推動專項業務領域標準先行。
但在“二手經濟”升溫之際,二手電商行業要想實現從小眾行業向大眾市場的有序發展,仍離不開標準與服務的進一步完善。
閑魚相關負責人表示,閑置物品交易中的標準建設是行業后續發展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用戶對交易商品存在認知差異,例如不同顧客對商品的成色、新舊判斷不一,影響用戶交易閑置物品的體驗。閑魚將聯合行業上下游共建標準,例如創新舊衣回收方式等。
王永良也表示,回收主體應加強回收標準化能力建設,并向消費者提供相應的產品質檢報告,詳細列出產品的各項檢測指標和結果,如外觀、損壞情況等,并根據質檢結果,給出合理的定價理由和依據。
“二手行業本質生存之道是信任。”轉轉集團戰略負責人陳曉晨說,轉轉運用C2B2C模式構建交易信任,C2B2C是指消費者直接對接商家,再由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務給消費者。一方面,轉轉推出“官方驗”,對商品進行“一物一驗”,并針對不同商品制定不同質檢工序;另一方面,轉轉也針對絕大部分“官方驗”商品,推出7天無理由退貨以及一年平臺質保服務。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