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寶雞訊 指標先進的軌道系統配件亮相國際展會,工藝精準的巨型管道支撐引漢濟渭工程,高度智能化的數控機床助力工廠數字升級……在寶雞市渭濱區,數字化、智能化的工業產線正在為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轉型提供澎湃動力。
當前,渭濱區通過推行工業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推進工業互聯網、數字化生產線、工業云平臺建設,先后建成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典型應用場景11個,實施企業上云上云臺、上云用數項目23個,全區工業智能制造發展勢頭正盛!
“智”力賦能
傳統制造業演進新質生產力
直徑3448毫米、壁厚24毫米、單根長12米,三根超大口徑鋼管正靜靜地躺在寶石管業寶雞石油輸送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石管業輸送管公司”)制管三分廠的廠房內。“這是中國石油裝備制造的規格最大的鋼管,主要應用于引漢濟渭輸配水工程二期特殊地質情況下的水源輸送?!睂毷軜I輸送管公司制管三分廠廠長吳加友介紹。
談起如何高效高質生產引漢濟渭工程所需的超大口徑厚壁螺旋管,保障重大民生工程整體進度,高度智能化的工廠和生產線是寶石管業輸送管公司最大的底氣。
“把鋼卷變成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只需要8人工作2小時?!睂毷軜I輸送管公司制管三分廠調度李海寧說。在車間,記者看到生產線上智能化的工業機器人正精準地執行著切割、焊接、修磨等工序,干凈整潔的集中控制中心里,兩名工作人員緊盯著大屏上的數據,管控著生產的全流程。
通過建設1個集控中心+3個智能化片區,實施10個裝備智能化提升和MES持續應用及物聯網建設,寶石管業輸送管公司制管三分廠大幅增強了自動化生產能力,使得全流程數控化率達到70%,實現了從鋼卷入庫、鋼管生產到成品入庫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在今年九月下旬舉辦的全球規模最大的軌道交通盛會——德國柏林國際軌道交通展(InnoTrans 2024)上,來自渭濱區姜譚經開區的陜西長美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美科技”),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產品,亮相展會。
“我們展出了聚氨酯隔振墊、寬頻鋼軌阻尼減振降噪器、新型系列有軌電車非金屬扣件及軌道中高級減振扣件系統,現場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鐵路系統客戶及代理商參觀洽談,并與德國、西班牙、泰國等多國客戶達成了合作意向,現場簽署了采購訂單?!遍L美科技技術中心主任張法明說,這些技術指標先進、制造工藝精湛的產品,均來自長美科技的智能化生產車間。
在產品研發和技術攻關的同時,長美科技建成了國內唯一聚氨酯連續澆注生產線,并通過實施自動化改造,融合ERP、MES系統,實現了客戶、采購、技術、生產的模塊化管理和原材料、報工、加工、質檢、倉儲等整個業務流程的數字化控制。
“通過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運營,我們有效提升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交貨周期,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對于高品質、高效率軌道交通設備的需求?!睆埛髡f。
“智”改創新
國產設備武裝“黑燈工廠”
國內各大工業企業智能化轉型、數字化建設如火如荼,配套智能化生產線的相關設備又從何而來?在渭濱有這么一家企業正在為機械加工領域的眾多企業提供國產智能化生產設備。
“高效蝸桿砂輪磨齒機是我們近年的主銷產品之一,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精密傳動、RV減速機、商用車等行業高質量圓柱齒輪的加工,目前已累計銷售近千臺?!痹谇卮C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的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對新下線的機床進行試車作業。
秦川機床是中國機床工具行業龍頭骨干,中國精密數控機床與復雜工具研發制造基地,截至2023年,其生產的磨齒機產品在市場占有率達到百分之70%。隨著工業領域智能化轉型的快速布局,各大工業企業也在加緊“黑燈工廠”的建設,新的行業局面對秦川機床的磨齒機產品提出了新要求。
“在‘黑燈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線中,機床必須要與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實現信息交互,無人化的生產模式也要求機床必須具備更高的可靠性。同時,機床自身的高度自動化也是一個重要課題,要實現自動對刀、自動磨削、自動修整,這樣才能適配整個無人生產線的作業?!鼻卮C床技術研究院齒輪機床研究所副所長孔彪彪介紹。
為了滿足客戶對磨齒機在“黑燈工廠”使用的要求,秦川從設計制造、控制軟件開發等方面入手,對機床進行優化提升,研發出一系列擁有萬能修整、自動對刀、自動磨削、余量分配、齒面扭曲控制、鏡面磨削、擺線磨削、網紋磨削及自動裝夾等新技術、新功能的機床。這些機床可以通過自主開發的人機界面和加工程序與數控車床、自動化系統、檢測系統等進行實時通訊,滿足了與自動化線配套使用的要求。
“目前,我們研發的YKZ7230、YKS7225等數控高效磨齒機系列在比亞迪、法士特、二汽等客戶銷售近百臺,實現了國產高效磨齒機在‘黑燈工廠’及新能源齒輪加工產線中批量應用?!笨妆氡胝f。
“智”轉升級
全周期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
規上工業企業通常是所在地區的重要經濟支柱,其產值、銷售額和利潤等經濟指標在地區經濟中占有較大比重,這些企業的穩定發展對于促進地區經濟穩定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渭濱區以規上工業企業為重點全面實施工業轉型升級“四大工程”,圍繞裝備智能升級、生產技術改造、產品換代更新、產業鏈條延伸,奮力推動全區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渭濱區通過實施數字提升計劃,推動企業開展以機器換人為重點的智能工廠建設,引導和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的智能裝備進行技術改造。近兩年,渭濱區通過國家相關政策,謀劃上報工業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儲備8戶企業11個項目,為企業智能升級爭取了大量的設備購置補貼。
在數字化改造、智能化轉型中,如何改?怎么轉?是多數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此,渭濱區聚焦工業企業發展實際,搭建渭濱企業數字化轉型運營中心,幫助工業企業明確數字化轉型路徑和方法,做好數字化轉型總體規劃設計,進一步激發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動力。
針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不想轉、不會轉等重點問題,渭濱區鏈接引入中國電信、華為、立邦軟件等優質資源,并邀請15名相關科研院所的數字化專家,為全區60余戶企業分批開展數字化診斷服務,同時借助全省兩化融合評估系統,對全區200余戶企業進行數字化摸底評估。
2024年以來,渭濱區已完成企業現場評估診斷14戶,網上兩化融合診斷評估29家,企業智能制造成熟度評估18戶,出具30余份診斷報告、5套系統化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通過不斷完善渭濱工業云平臺,持續開展“企業上云”,引導企業運用MES、ERP等生產執行管理系統,促進信息化系統與生產過程的深度融合,推動了轄區多家重點企業的數字化生產線改造。
打造“科技服務創新站+研發中心+技術創新聯盟”數字化轉型人才資源庫,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包含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產業鏈整合、技術標準制定在內的全鏈條戰略合作,指導企業做好“智”轉“數”改項目謀劃包裝,積極爭取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政策支持,在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轉型的道路上,渭濱區正闊步前進,以奮勇爭先的勢頭,高效落實陜西省“三個年”活動要求,積極奮進“發展優”升級版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