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等七部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為期貨市場各參與主體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提供了基本原則和遵循,全面擘畫了我國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意見》發布后,廣發期貨第一時間組織學習,認真領會文件精神,將深入貫徹落實文件部署,一手抓風控、一手抓發展,在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中實現自身價值。
立足主責主業,深刻把握《意見》的重要意義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薄弱環節。我國期貨市場經歷三十余年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品種體系不斷健全、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意見》在肯定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成效的同時,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正視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現狀,深入分析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切實推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
突出功能屬性,形成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市場合力。《意見》指出,期貨市場“具有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等功能”,“對穩定企業經營、活躍商品流通、服務保供穩價發揮著積極作用”。為實現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意見》從監管機構的從嚴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到期貨交易所維護市場秩序,提升“中國價格”影響力,再到期貨經營機構加強期現聯動服務,做好投資者和期貨市場的溝通橋梁等,明確了各參與方的主體責任,強調積極擔當作為,加強監管協同發力,為推進期貨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指明方向、形成合力。
明確發展目標,謀劃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行動路線。《意見》從期貨市場的功能發揮和發展現狀出發,結合新“國九條”對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整體目標任務,謀劃了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短、中、長期“三步走”行動路線。《意見》明確,到2029年,形成中國特色期貨監管制度和業務模式總體框架;到2035年,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期貨交易所。上述行動路線與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期貨交易所重要講話精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及新“國九條”文件精神等一脈相承,在推進期貨市場加強監管、防范風險基礎上,全面勾畫高質量發展藍圖。
統籌發展和安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
有效防范風險,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石。《意見》構建了全方位的監管布局,明確了各項監管要求,為期貨經營機構做好合規風控建設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引導期貨經營機構健康發展。
“合規”作為期貨行業文化核心要素之一,是期貨公司立身之本。期貨公司應將合規文化融入日常經營和決策中,增強全員合規意識;持續完善公司合規管理制度和流程,確保各項業務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培訓引導,充分揭示風險,確保投資者具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風控”是期貨公司健康運營的有效保障。期貨公司應密切關注市場風險事件,構建全面風控體系;建立常態化壓力測試機制,評估極端情況下公司風險承受能力;加強風險識別和監測能力,緊扣“四早”要求,鞏固風險預警體系,不斷提高風險應對和處置的能力。此外,《意見》提出“健全期貨公司風險出清長效機制”,與此前《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扶優限劣”的監管導向相一致,有助于支持鼓勵行業機構兼并重組,促進行業供給側改革,夯實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加強期現聯動,提供期貨和衍生品綜合服務。《意見》強調,要“提升商品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穩慎發展金融期貨和衍生品市場”,肯定了期貨市場對提升企業經營韌性的重要作用。期貨公司應樹立正確經營理念,堅持功能型、集約型、專業化、特色化發展方向,持續提升專業化水平,為客戶提供期貨與衍生品綜合服務。
在大宗商品服務方面,期貨公司應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功能,助力期貨市場與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發展,創新優化基差貿易、倉單服務、場外衍生品、“保險+期貨”等風險管理服務模式,持續推進服務和產品創新,為實體經濟、中小農戶等提供金融綜合解決方案,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金融強國建設中實現自身價值和可持續發展。在服務資本市場方面,期貨公司可以為中長期資金做好定制化服務,幫助客戶利用金融期貨和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管理與資產配置,助力增強資本市場穩定性。
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提升“中國價格”國際影響力。《意見》指出,“有序推動符合條件的商品期貨期權品種納入對外開放品種范圍”,“研究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納入特定品種的對外開放”等。隨著期貨期權品種的不斷成熟,對外開放品種范圍將不斷擴大,期貨公司應發揮好連通境內外的橋梁作用,做好境外客戶的開發和培育,讓更多境外投資者了解和參與中國期貨市場。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為國內期貨交易所對標全球交易中心、進一步提升“中國價格”影響力指明了方向。《意見》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出“支持境內外期貨交易所深化產品和業務合作,允許境外期貨交易所推出更多掛鉤境內期貨價格的金融產品”。綠色金融作為建設金融強國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期貨交易所可借助綠色轉型及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通過品種國際化、產品互掛等形式,持續擴大綠色品種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擁有境外子公司的期貨公司可充分發揮好國際平臺和資源優勢,為我國期貨交易所的國際化發展提供市場信息及合理建議。
強化使命擔當,為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貢獻廣發力量
堅持政治引領,講好期貨故事。面對新的時代任務與發展要求,廣發期貨將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聚焦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圍繞公司戰略、業務發展、管理提升、隊伍建設等中心工作,深入實施抓思想、抓示范、抓支部、抓黨員“四抓”工作法,持續打造黨建促進業務發展新平臺。同時,廣發期貨將秉持“知識圖強、求實奉獻、客戶至上、合作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嚴格落實客戶管理責任,建立完備適當性評估體系,強化中小交易者教育與保護,做好期貨宣傳和優秀案例推廣,弘揚期貨行業文化,樹立期貨市場發展的良好形象。
強化合規風控,保障穩健經營。廣發期貨歷來高度重視合規風控建設,未來也將持續樹牢“合規創造價值”理念,堅持“看不清管不住則不展業”,落實全面風險管理與全員合規管理要求。以境外業務風險防范為例,廣發期貨已將境外子公司納入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對其組織架構與職責分工、風險管理負責人、風險管理規范與要求、數據和系統管理以及監督與檢查等作出詳細規定。境外子公司在廣發期貨的指導下,按照當地監管要求設置了風險管理架構、制定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確保各項業務和風險“看得清、管得住”。
以客戶為中心,提升服務質效。廣發期貨未來將始終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專注主業、優化供給、賦能增效,持續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在強化研究賦能方面,為助力做好重點品種的價量監測與趨勢分析,廣發期貨將充分發揮研究團隊在基本面分析和數據庫資源上的優勢,搭建大宗商品市場的驅動因素量化體系;開發簡單高效的監測系統,及時識別大宗商品產業的變化趨勢和潛在風險。
優化全球布局,唱響“中國期市聲音”。廣發期貨將憑借國際化優勢,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與發展戰略,持續優化全球布局,增強境外子公司與境內業務聯動,為境內外客戶參與中國、新加坡、美國、歐洲等交易所的期貨及衍生品交易提供“一個平臺、聯通全球”的專業服務,特別是將持續加強與境外產業機構和中介機構的合作,做好境外客戶的“引進來”,助力我國提升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
“風物長宜放眼量”,在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指引下,廣發期貨將緊緊圍繞《意見》決策部署,聚焦功能定位,強化使命擔當,加強合規風控,提升服務能力,促進內外協同,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推進金融強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