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記者來到位于神木市錦界工業園區、由信發集團投資建設的神木神信電廠項目現場。在項目發電機主控室,記者看到這樣一組數據:二氧化硫濃度為每立方米0.02毫克,粉塵濃度為每立方米0.907毫克,氮氧化物濃度為每立方米37.357毫克。燃煤電廠排放指標遠低于國家標準。
神木市錦界工業園區神木神信電廠項目(10月21日攝)。陜西日報記者 馬騰攝
項目負責人張德明說:“項目靜態總投資約69.4億元,其中環保投資約5.8億元。以前,處理火力發電產生的煤灰、煤渣是一個難題。如今,神木神信電廠‘變廢為寶’,火力發電排放的粉塵幾乎為零。”
“雙碳”背景下,神木市抓項目、擴投資,堅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方向,建成了一批“含金量”足、“含新量”大、“含綠量”高的項目。神木神信電廠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信發集團已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條,讓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成為下一家企業生產所需的能源、原料,實現了資源、能源綜合利用。
產業鏈如何深度耦合?環保如何出效益?記者從一粒石子的“變身”中找尋答案。
“我們腳下的石子生產出石灰,石灰生產出電石,電石聚合氯氣、氫氣生產出聚氯乙烯,伴生的下腳料電石渣既可生產出氧化鋁,又可代替石粉用于電廠、鋁廠、碳素廠脫硫,脫硫產生的脫硫石膏能生產出石膏粉、石膏板等建材產品。一粒石子‘穿梭’于四大產業鏈,被梯級利用了6遍。”信發集團神木神信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寧說。
今年,神木市堅持以深化“三個年”活動為統領,按照“一產革新、二產高新、三產創新”發展路徑,統籌推進強產業、優環境、保穩定三大任務,經濟發展穩中有進。今年前三季度,神木市GDP達1800億元、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7億元、增長5.6%。
目前,神木市建成神信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園、旭華電纜等28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正在打造集研發、制造、測試、培訓、通航、物流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力低空經濟新賽道。
“作為2024全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神木市將按照穩煤、擴氣、強電、增油、延化工的思路,當好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努力為全省穩住經濟大盤作出更大貢獻。”神木市委書記楊成林說。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