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9日正式上線試運行以來,大商所對外門戶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了專屬、高效的一站式線上服務和用戶體驗,受到了市場的關注與好評。
一個月以來,大商所開展了一系列市場推廣和培育措施,包括舉辦線下宣講會、推出對外門戶攻略投教產品、開展注冊門戶“送大衍”活動、持續滾動開展“業務薈”視頻宣講會、建立對外門戶答疑專線等,讓市場參與者體驗對外門戶帶來的便利。對外門戶注冊用戶和業務辦理數量穩步增長,截至11月8日,參與對外門戶的市場主體超過1000家,共實現業務查詢和辦理超過1.3萬次。
“對不同業務的集中整合是實現大商所對外門戶‘進一網、能通辦’的關鍵。”一德期貨副總經理徐亮認為,大商所對外門戶平臺將以往的倉單系統、會服系統、期轉現平臺、場外平臺、市場活動管理系統等多個平臺有效整合,打造統一業務辦理入口,真正實現一站式服務。會員辦理日常業務時不必再頻繁地切換多個系統進行登錄操作,更加便捷高效準確。同時,門戶還提供了每個品種的成交查詢、客戶臨近交割月持倉查詢、套保成交走勢查詢等日常業務工作中高頻使用的數據,更加方便會員跟蹤市場。
作為大商所的期貨交割庫、場外平臺會員和產融基地,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常需要辦理的期現業務類型多樣,過去需要分別登錄不同系統進行操作,多有不便。大商所對外門戶上線后,通過對業務集成有效地提升了公司業務辦理效率,也方便了日常的業務查詢和管理。
“在所有業務辦理過程中,我們都可在系統上完成與對應期貨公司國貿期貨的對接手續,大幅減少了線下溝通和紙質材料提交,體現了一站式業務辦理的效率。”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鐵礦業務集群期貨管理部負責人曾步云說。
在業務辦理效率提升的同時,對外門戶提供的“用戶認證統一”所帶來的直達性和個性化配置,也給期貨市場“生態圈”中不同類型參與者帶來了不少便利,對此各方也給予了積極評價。
在銀河期貨結算及風險控制中心部門總經理蔡磊看來,大商所對外門戶能夠根據不同的客戶屬性、產業性質及業務類型進行個性化配置,這一功能極大地滿足了多元化市場參與者的實際需求。無論是辦理業務還是獲取市場數據,門戶都提供了直達服務模式,有效縮短了用戶獲取服務和信息的時間,從而推動了市場的高效運轉和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
“這段時間也有不少產業客戶和投資者向我們咨詢了解對外門戶的有關功能,說明市場目前對個性化、集成化的線上業務辦理和數據獲取都有著較高的需求和期待。”蔡磊說。
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是大商所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粳米品種交割倉庫,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倉單的注冊與注銷流程均可在大商所對外門戶便捷完成,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特別是公司操作人員不在辦公位上,也能輕松進行數據查詢及業務辦理,實現了真正的移動辦公。此外,門戶還提供了詳盡的倉單管理功能,交割庫可隨時查看各品種的倉單量、倉儲費用以及客戶持有倉單的詳細情況,有助于用戶更好地掌握倉單狀況。
下一步,大商所將堅持“科技驅動、用戶至上”的總體原則,根據市場主體需求和意見,不斷完善對外門戶功能,并通過業務流程再造更好地落實“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持續提升便捷、流暢和高效的用戶使用體驗。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