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以“推進中非法治合作與交流,助力中非攜手現代化”為主題的2024中非法治合作與交流對話會在浙江金華舉行。來自中國和非洲的180余位法學界專家學者、留學生代表、企業代表等歡聚一堂、共話法治,合力推進雙方在法律服務、法律教育和法律研究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活動由金華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徐建役主持,司法部國際合作局處長馮光、尼日利亞駐華公使尼尼坎瓦·歐可·烏切、浙江省貿促會副會長林煒、金華市委副書記陳孝分別致辭。
浙江是中國對非合作的重要省份,金華作為浙江對非合作交流的“橋頭堡”,多年來與非洲國家的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經貿合作成果豐碩。2014年至2023年,金華對非貿易額達7402.7億元,年均增長12.1%,但經貿迅猛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更多未知的風險,推動涉外法治服務提能升級已迫在眉睫。
會上,浙江師范大學發布了《非洲法治發展年度觀察報告》,該報告是國內首部聚焦非洲法治發展的觀察報告,瞄準中非合作重大戰略需求和學術前沿問題,選取坦桑尼亞、尼日利亞、南非、烏干達等非洲重點國家,從經貿投資、產業金融、社會治理、網絡海洋等四個方面探索非洲法治或涉非法治工作的新發展,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預判投資風險。
金華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天標發布了《坦桑尼亞投資法律服務指南》《肯尼亞投資法律服務指南》等法律服務產品。《金華市外貿企業合規指引》為外貿企業提供了一套簡潔明了、易于實施的合規工具。《坦桑尼亞投資法律服務指南》和《肯尼亞投資法律服務指南》詳細介紹了兩國的國家概況、投資環境、法規與政策、投資相關手續及建議、出海流程等,并收錄了部分外國投資者在當地投資的案例分析,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金華市貿促會會長蔣震雷宣布成立中國-非盟商事法律合作委員會中方秘書處(浙江)、中國-埃及商事法律合作委員會中方秘書處(浙江)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并發布了25名專家成員名單。據了解,這一專家團隊匯聚了國際貿易、國際投資、涉外公證、跨境合規、跨境融資等多領域專業人才,有助于不斷提升金華涉外商事法律服務水平,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
本次對話會促成了多個重大合作項目,例如,浙江省司法廳與浙江師范大學簽訂了共建“涉外法治(非洲)研究中心”戰略合作協議;金華市司法局與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簽約設立“中非合作與共同利益保護研究中心”;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與浙江師范大學法學院簽約設立“涉外法治人才非洲培訓實踐基地”。
此外,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朱偉東分別做了“推進中非法治合作,助力中非共筑高質量命運共同體”“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法治保障分析”主旨演講。
金華將以本次會議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健全法治交流機制,共建互助合作平臺,針對涉外法治需求,繼續開發法律服務產品,推動中非法治合作與交流向更深層次邁進、向更寬領域拓展。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