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制造業設備高速運轉、產能提升、產業升級,離不開資金的支持。
隨著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推進,今年以來,各家銀行機構積極發揮金融向“新”力,不斷優化金融產品供給和服務支持,推動“兩新”政策從路線圖轉化為施工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指導銀行機構建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專項工作機制,推送的企業(項目)清單已基本實現融資對接和盡調全覆蓋,累計簽約貸款金額超3000億元。
增加信貸投放 助力企業煥新發展
在哈爾濱威爾焊接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一線,機器轟鳴、焊花四濺,工人們正忙碌地操作著新引進的焊接設備。
在設備更新之前,企業現存的老舊設備生產效率低,產品精度也有待提升。這些先進設備的引入,正是得益于國家大力推動設備更新的政策利好。
“建行充分考慮了我們的資金額度、還款能力以及設備更新的周期等因素,不僅確保我們獲得足夠的資金用于設備采購,還合理安排了還款計劃。”哈爾濱威爾焊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表示。
在深入一線了解生產流程、設備現狀和未來規劃之后,建設銀行哈爾濱開發區支行為企業發放了一筆254萬元的設備更新改造貸款。伴隨著新設備的引入,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獲得了更多發展機遇。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支持力度。
在金融的支持下,企業更新設備、產線升級馬不停蹄,各行各業都在加快推進設備更新,讓生產更加智能高效,讓產品更加綠色低碳。
作為一家全產業鏈運作的大型米業公司,開平市金籮米業有限公司在報審生產技術改造項目時,面臨著流動資金周轉的壓力。郵儲銀行開平市支行迅速組織專業團隊進行對接,制定授信方案,為企業提供了含技改貸款在內的總額1257萬元的貸款支持,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推動項目成功落地。
《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及重點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提供信貸支持。數據顯示,9月末,科技創新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余額分別為865億元、1557億元。
助力以舊換新 釋放消費活力
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伴隨著“雙11”購物節的到來,近期,全國各地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也迎來新高潮。
“趁著‘雙11’買一臺新手機,疊加平臺的消費券和電子產品以舊換新活動,購置新機只花了3000多元,用銀行信用卡支付又減免了100元,還支持12期分期免息。”北京市的吳女士稱,自以舊換新活動推出以來,各個品牌電子產品優惠力度空前,家里不少家電都進行了換新。
借力“雙11”電商購物節消費熱潮,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均推出了首綁有禮、消費滿減等綁卡、支付優惠,個人消費貸利率也迎來了大促。
今年以來,針對汽車、家電、家裝等消費品以舊換新,多家銀行推出了形式多樣的消費貸款產品,在貸款利率、額度、期限等方面的設置上都具有一定吸引力,有力拉動了居民消費增長。
例如,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推出“以舊換新分期付”產品,購車用途最高可貸150萬元,支持購車分期最高比例100%;農業銀行河北省分行發布的“以舊換新消費貸”產品額度最高達100萬元,年利率低至3.3%;中國銀行推出“中銀汽車·煥新”分期產品,購買指定品牌車輛可以獲得最高36期的零息購優惠。
“今年以來,‘兩新’政策的落地實施,對促進消費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于澤表示。
在政策助力下,產品銷售旺起來。今年9月,全國乘用車零售量同比增長4.5%,6個月以來首次實現由負轉正;全國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額也由7月同比下降2.4%,轉為9月同比大幅增長20.5%。
以金融之力撬動萬億元級大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市場空間巨大。“我國每年工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汽車、家電換代需求也在萬億元以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今年4月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兩新”工作進行全面部署。隨后,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金融工作推進會,明確要求做好金融支持更新換新工作。
在政策的推動下,各家金融機構細化行動方案,以金融之力撬動萬億元級大市場。其中,中信銀行制定了《中信銀行金融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14項支持設備更新的具體工作舉措。
浙商銀行發布《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二十條專項舉措》,著力推動全社會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提升優勢裝備和優質消費品供給能力,加快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今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出臺了多種結構性政策工具,實實在在加大了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打通了實體經濟運行中的關鍵堵點。”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隨著近期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未來金融資源將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會更足、成色會更亮。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