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拉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取得了矚目成就。中國與拉美共建“一帶一路”有力促進了中拉關系的發展,已成為推動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紐帶。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助推下,新時代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中拉關系將持續深化,跨越太平洋的友好合作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在21世紀的全球版圖上,拉美地區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正與中國攜手并進,共同書寫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新篇章。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拉美地區積極響應,成為這一宏偉藍圖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中拉共建“一帶一路”,不僅促進了雙方經濟的深度融合,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架起了友誼的橋梁,奏響了中拉命運與共的和諧樂章。
合作共建,筑牢發展“基石”。“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拉合作提供了堅實的框架和廣闊的平臺。從基礎設施建設到能源開發,從貿易往來至人文交流,合作領域不斷拓展。以基礎設施為例,中國企業積極參與拉美地區的港口、鐵路建設。比如,某條由中國參與修建的鐵路,大大縮短了運輸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這些基礎設施項目不僅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更為貿易暢通打下了堅實基礎,如同為發展鋪上了堅固的基石。
貿易互通,架起繁榮“橋梁”。中拉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雙方的優勢產品在彼此市場上大放異彩。中國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走進拉美千家萬戶,拉美的農產品、礦產品豐富了中國百姓的餐桌和工業生產。通過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模式,中小企業也能參與其中,共享發展機遇。例如,智利的車厘子通過電商平臺迅速進入中國市場,成為消費者喜愛的水果。貿易的互通,如同架起了一座繁榮的橋梁,讓雙方的經濟更加緊密地融合。
民心相通,編織友誼“紐帶”。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讓中拉人民的心越走越近。孔子學院在拉美落地生根,漢語熱持續升溫;中國的影視作品在拉美受到歡迎,拉美風情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藝術展覽頻繁舉辦,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認同。同時,近年來,中拉文化交流年、“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培訓計劃、“中拉科技伙伴計劃”、中國—拉丁美洲新聞交流中心記者團、中拉文明對話論壇等項目和活動有序推進,增進了雙方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不少拉美國家出現了“漢語熱”和“中國熱”,中國傳統節日越來越為拉美民眾熟知,春節成為巴拿馬的全國性節日和巴西累西腓市的官方節日。這些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豐富了雙方人民的精神生活,也為中拉關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拉合作注入了強大動力,在合作共建、貿易互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展望未來,中拉將在“一帶一路”的引領下,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在“一帶一路”的大道上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讓命運與共之歌更加嘹亮!
來源: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