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堅持支持性貨幣政策,有力有效支持經濟回升向好。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信貸結構持續優化,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4.8%,均超過全部貸款增速。同時,融資成本穩中有降,9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51%,較上年同期低0.31個百分點。
《報告》釋放了怎樣的積極信號?目前,我國銀行信貸結構呈現怎樣的特點,原因何在?展望未來,從“量”和“質”兩個方面,銀行信貸走勢如何?針對這些熱點問題,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接受了專訪。
在銀行信貸方面,您認為《報告》最值得關注的是什么?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葉銀丹:值得關注的是,第三季度,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箱明顯擴容。在數量方面,9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在價格方面,7月、9月分別下調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共0.3個百分點。在創新工具方面,出臺房地產支持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優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與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使用進程,加大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金融支持等。
目前,我國銀行信貸結構呈現怎樣的特點?原因何在?
葉銀丹:當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適度增長,結構持續優化,在支持居民消費、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持續貢獻力量。
第一,居民短貸和長貸雙雙出現轉暖跡象。一方面,10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持續釋放,疊加“十一黃金周”大件商品的購買熱潮,汽車、家電銷售數據延續高增態勢。10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也從前值49.9%上行至50.1%,帶動居民短貸明顯好轉。另一方面,9月底以來的一攬子穩地產政策帶動10月房地產交易明顯回升。
第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高增速。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投向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8.0%,高于投向全部產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5.6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于在設備更新改造政策支持下,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需求上升。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門通過創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安排1000億元額度支持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首貸,安排4000億元額度專項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大大提高了商業銀行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能力和動力。
《報告》提出,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持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對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動態平衡的適配性和精準性。您認為,下一步,從“量”和“質”兩個方面,銀行信貸的未來走勢如何?
葉銀丹:預計2025年銀行信貸將呈現三大主要特征。一是經濟重點領域及薄弱環節信貸投放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未來一段時間,穩總量、優結構的思路將愈發凸顯,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領域將持續作為政策重點支持方向,在新舊動能加速切換、新動能持續培育帶動下,科創、綠色、普惠等領域信貸增速或將維持兩位數以上增長,持續快于全部貸款增速。此外,金融機構資金投放管理將更加規范,資金投放精準性將持續提升,預計相關領域信貸余額有望維持兩位數以上的中高速增長。
二是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速度將繼續加快,預計債券融資規模將保持較快增長?!秷蟾妗诽岢?,要“合理把握信貸與債券兩個最大融資市場的關系”。未來,隨著新一輪化債工作啟動,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將繼續擴大,加之監管部門提出“中央政府具有較大舉債空間”,財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三是銀行資產質量將延續穩健態勢,不良貸款率將維持低位。隨著實體經濟穩步復蘇,企業主體經營情況改善,商業銀行將加強前瞻性管理,進一步加大定期重檢各類資產質量的力度,準確認定不良資產,合理計提撥備水平。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