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力四川地區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更好利用期貨市場管理生產經營風險,近日,鄭商所聯合四川證監局、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四川省國資委、四川省供銷社在成都共同舉辦了“四川省國有企業與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培訓班”。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快速發展中,越來越多上市公司通過套期保值管理風險。2023年,境內實體上市公司共有1300多家發布套保相關公告,其中發布商品套保公告的有372家。截至目前,本年度共有389家上市公司發布商品套保公告,已超過去年全年。
國企、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壓艙石”,鄭商所始終高度重視發揮“期貨力量”,積極助力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做強、做優、做大。據了解,2020年以來,鄭商所以行業動態和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開展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培訓,累計培訓央企、國企1000余家,上市公司近2000家,覆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四川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是經濟大省,去年全省經濟總量已邁上六萬億元臺階,共有176家上市公司,是西部生產、生活要素和商品重要集散地,特別是在鄭商所及各方廣泛支持下,轄區期貨市場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重點產業、促進農戶穩收增收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部分上市公司和產業企業積極運用期貨工具不斷強化風險管理,實現了規避風險、穩定生產經營。
廈門建發物產有限公司(下稱廈門建發物產)期貨部總經理劉濤作分享時表示,2018年6月起,廈門建發物產開始交易鄭商所的期貨品種,第一個涉足的品種是菜粕。隨著業務開展,經營貿易量上升,以及風控體系中對套期保值比例的需求,廈門建發物產菜粕持倉量也在不斷提高。廈門建發物產在貿易中,已熟練運用基差交易模式,并形成了自有的風險把控體系。面對貿易活動中采購價格、加工生產價格的風險,廈門建發物產廣泛采用期貨套期保值操作,將單邊價格風險轉移為基差風險。為保護現貨敞口、規避市場價格風險,廈門建發物產積極與客戶合作,推廣運用基差交易,其菜粕期貨套保比例長期維持在70%以上的高位,較好地實現了套期保值的目的,促進了公司的穩定發展。
“在上市公司利用期貨和衍生品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與成熟資本市場相比,我國上市公司參與套期保值的空間仍然很大。”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市公司利用期貨衍生品提高經營管理能力的經驗尚淺,企業在套期保值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套保效果不理想及套保做成投機等問題,這都需要上市公司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綜合分析自身及市場的風險情況作出有效評估,健全內部規章制度,提高管理風險能力。
對于企業如何做好風險管理,四川農資化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硯認為,一是樹立經營理念,認識到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不可盲目自信,不將期貨和現貨市場作為投資工具。二是加強市場研判,進行市場分析,跟蹤包括基本面及宏觀市場情況。三是認知風險管理工具,期貨、場內期權、場外期權、基差等工具都是可以運用的,學會綜合運用工具。四是嘗試合理化運用工具,根據經營風險度、產業角色、市場判斷,合理化選擇工具運用。
針對當前企業在開展期貨衍生品業務中面臨業財融合的難題,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譚學表示,未運用套期會計報表列報結果,期貨盈虧經常被投資者理解為投機套利盈虧,監管機構和集團公司也容易誤解為是期貨投機產生的盈虧。對此,他提出了套期保值五位一體的業財融合方法論,即以風險為導向、以流程為對象、以制度為平臺、以財務為支撐、以IT為保障。
“我們舉辦此次活動,希望進一步營造企業‘懂期貨、用期貨’的良好氛圍,為企業利用期貨管理風險提供更多的經驗參考。”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省與鄭商所菜油、菜粕、尿素等優勢品種密切相關,是鄭商所服務的重點區域。此前,鄭商所已多次在四川舉辦國企和上市公司培訓活動,幫助相關企業樹立對期貨市場功能作用的正確認識。未來,鄭商所愿與四川各界加強合作,發揮期貨力量幫助企業管理風險,助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添力賦能。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