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農商銀行卷入一起抵押擔保爭議案,引起公眾關注。房主毛先生曾以其四套房產為朋友的企業提供抵押擔保,但初期因故未能成功辦理抵押登記。然而,毛先生后來發現,銀行竟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況下完成了抵押手續并發放了貸款,目前債務已累積高達數千萬元。針對此情況,毛先生已正式向法院提起法律訴訟,要求撤銷相關抵押登記。
北京農商銀行卷入違規抵押擔保案,房主質疑銀行操作
近日,一起涉及北京農商銀行的抵押擔保案引發了廣泛關注。該案源于京東資產拍賣平臺上的一則房產變賣信息,位于北京朝陽區北苑路的兩間房產被低價掛出變賣,而這兩間房產的實際估值遠高于變賣價格。這起變賣事件的背后,隱藏著一起多年前的復雜抵押擔保案。
據房主毛先生介紹,2005年他注冊了高策物業公司,并以在凱旋城購買的四處房產作為該公司的辦公地點。2008年,他的朋友企業北京三農嘉華有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現已更名)向北京農村商業銀行亦莊支行申請貸款500萬元,毛先生便以這四套房產為朋友的企業作抵押擔保。然而,在辦理抵押登記手續時,毛先生被告知由于房屋的產權人屬于外資企業,無法辦理抵押登記。隨后,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將銷毀相關合同。
然而,毛先生后來才得知,銀行實際上已經完成了抵押擔保手續,并向北京三農公司發放了貸款。毛先生對此表示質疑,認為銀行在他無法辦理抵押登記后,又擅自完成了抵押擔保手續并發放了貸款,且在整個過程中未通知他。
從時間線來看,毛先生在2008年11月12日申請抵押擔保,而四套房產的他項權利證書在兩天后的11月14日進行了辦理。緊接著,北京農商行亦莊支行在11月19日向北京三農公司發放了500萬元貸款,并且四套房屋已按照抵押合同的約定抵押登記給北京農商行亦莊支行。
至今,該筆債務的借款本金和利息已經累計達數千萬元,遠超一審判決時的金額。毛先生認為,北京農商行亦莊支行在此事中負有重大責任,并曾向銀行負責人詢問此事,但被告知債權已經轉讓出去,與銀行無關。
面對這一糾紛,北京農商行董秘辦人士表示不清楚具體業務情況,需要咨詢具體支行。而毛先生已于2024年10月26日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相關房產的抵押登記。目前,該案件仍在法院排期中,尚未開庭。
據了解,北京高院在最后判定中認為,對涉案借款,高策公司提供抵押擔保不存在無效情形。原審法院判令毛某對涉案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高策公司承擔抵押擔保責任并無不當。
凈利潤增速低迷,成本上升成“絆腳石”
北京農商銀行,作為國務院首家批準組建的省級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自2005年改制成立,其前身是創立于1951年的北京市農村信用合作社,目前已發展成為金融服務覆蓋北京市所有行政區和鄉鎮的萬億規模現代商業銀行。
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該行資產總額12646.26 億元,較年初增加288.48 億元,增長2.33%;負債總額11676.31 億元,較年初增加137.99 億元,增長1.2%。
然而,在貸款和存款方面,該行呈現出不同的趨勢。貸款余額為4473.34億元,較年初減少了13.51億元,下降0.3%。存款余額為8286.27億元,較年初增加了143.41億元,增長率為1.76%。
業績方面,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2.00億,同比增長16.18%,實現凈利潤58.79億,同比微增0.92%。
分析北京農商銀行的營收結構發現,其增長主要動力來源于投資收益的大幅增加。2024年前三季度,該行投資收益達到33.1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實現了81.64%的顯著增長。與此同時,利息凈收入雖然也有所增長,但增幅較為有限,僅為1.80%。然而,在中間收入業務方面,該行表現稍顯疲弱,前三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7.78億元,同比下降了0.64%。
盡管營收實現了增長,但該銀行同時面臨著經營成本的大幅上升,其增幅高達39.68%。具體而言,業務及管理費用的增長達到了21.3%。更為顯著的是,該行在同期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激增,從去年同期的1千萬猛增到前三季度的8億元。
上述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北京農商銀行的凈利潤增速遠低于營收增速。
(來源: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