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有關人士在2024國際電動航空(昆山)論壇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媒體采訪獲悉,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試點文件對航線和區域都有相關規劃,對600米以下空域授權部分地方政府,意味著相關地方政府要承擔更多管理責任。
發展低空經濟是中央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發展低空經濟,離不開各種各樣的飛行器,除了傳統直升機外,我國無人機產業已經在低空經濟發展賽道中嶄露頭角,而作為后起之秀的新科技產品eVTOL,其或能夠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全新增長功能。eVTOL與無人機一樣,技術指標和運用場景上相似,都是以電力為能源供給,可以垂直起降,不需要專門建設機場等基礎設施,因而不會占用大量城市用地,并且可以在現有城市鬧市區實現起落。
這樣的優點,使得這兩種飛行器的適用性更強,其運輸效率將大大提升低空經濟發展動能。二者的區別在于,eVTOL還需要承擔人員運輸任務,因而對其的技術要求更高。這同時表明了,加速城市間人員流動,是發展低空經濟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是推動未來城市空中交通體系構想落地的關鍵環節。并且這些飛行器通常運用于城市經濟發展時,所用空域真高(飛行器距地面垂直高度)相對較低。
因此,發展低空經濟,放開空域管理是技術產品之外的更重要一環。空域可以算作是一種空間資源。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空域利用率相對較低,空域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儲量空間巨大。根據2023年12月最新發布的《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我國空域共分7類,其中有兩類空域是非管制空域,其中一類泛指真高300米以下空域(仍需報備飛行計劃),一類泛指真高120米以下部分空域。中央空管委在6城市試點eVTOL,并將600米以下空域管理授權部分地方政府,這是低空經濟發展是一個重大利好,也是我國空域管理改革的有效舉措。
低空經濟要發展,飛行器就需要多飛多試多運轉。將空域管理權限有條件下放,有助于eVTOL相關企業提高產品的研發試驗生產效率。作為全新科技產品,同時也是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的技術制高點,eVTOL仍是一張白紙有待世界各國書寫。我國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在汽車工業領域的彎道超車,與新能源汽車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eVTOL則是未來城市空中交通飛行器的關鍵選擇。實現eVTOL的研制和投產,不僅利于低空經濟發展,也有利于我國在低空飛行器相關領域掌握技術話語權。
上述六個試點城市中,部分城市已經擁有了一定的eVTOL投產經驗。如深圳在本月進行了eVTOL旅游觀光航線飛行測試,從大梅沙海濱飛行基地飛至小梅沙海濱飛行基地。該航線正式開通后,游客可以從大梅沙搭乘eVTOL,僅需五分鐘即可飛越海面,抵達小梅沙,盡情領略鹽田壯麗的山海風光。來自今年中國航展的信息,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低空經濟電池能源研究院孵化的高能量固態電池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某型eVTOL型號搭載該電池成功完成單次不間斷飛行測試,達到48分10秒,續航時間可顯著提升60%至90%。這些都表明了試點城市eVTOL相關產業的技術能力和實力,中央空管委授權試點,必將推動我國eVTOL技術研發再上一步,空域管理改革取得新成效,并最終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