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商所近日聯合重慶市國資委、重慶證監局、重慶市委金融辦、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下稱中上協)舉辦“重慶上市公司與國有企業期貨及衍生品業務培訓班”,重慶市發改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農業農村委等部門以及重慶市60余家重點產業企業的120余名高管參與本場活動。
深挖市場堵點,精準服務產業
受全球經濟金融環境不確定性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大,不少行業面臨原材料和產成品價格波動的雙重風險。重慶市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中有不少化工、建材、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商品進出口量和流通量較大,容易受大宗商品價格、匯率、利率波動等因素影響,企業風險管理需求較強。
重慶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期貨市場發展和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市場各方正確認識期貨市場功能作用,進一步深化多方協作,助力產業企業用好期市風險管理工具;希望期貨機構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宗旨,找準期貨服務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努力提升專業服務水平,積極推動期現貨市場聯動發展。
中上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今年中上協針對“實體上市公司期貨衍生品市場參與情況”調查回收的近1200份問卷來看,70%的上市公司認可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效果,打分在8分以上;60%的上市公司認為套保公告對公司有正面影響,這體現了實體上市公司對期貨和衍生品認可度的提升。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內期貨市場上市品種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主要領域,在支持產業穩健發展、服務“三農”和金融投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未來,鄭商所將繼續以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及廣大實體企業需求為導向,做優做細產業服務,更好發揮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功能。
樹立正確觀念,指引架構建設
恒力衍生品學院交易總監周莉萍在會上表示,企業風險管理是在實現未來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嘗試將各類不確定因素產生的結果控制在預期可接受范圍的過程,以確保和促進組織的整體利益實現。風險管理可以通過對風險與收益比的權衡,降低造成損失的概率,保障企業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實現穩健經營。
“實體企業不用期貨和衍生品去優化生產經營,肯定是不行的,不能正確、專業地運用期貨和衍生品也是不行的。想要正確利用期貨和衍生品,企業首先需要區分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這兩種訴求。”周莉萍以產業企業A為例解釋稱,企業A持有5萬噸現貨庫存,套保5萬噸,就是出于生產經營實際需求的完全套保。若是套保10萬噸,遠遠超出生產經營的正常需求,期貨和衍生品就會變成投機工具。套期保值主要是解決現貨價格的不確定性問題,貿易商的套期保值不應該針對基差等因素擇時開展,而應當根據現貨經營實際需求。
中糧期貨有限公司原董事總經理焦健在授課中表示,除了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企業還需要建立合適的套保架構,保障風險管理理念能夠付諸實踐。企業負責人要認識到風險和收益是一體兩面的,在特定環境下的損失可能成為特定環境下的收益,因此風險管理要做好敞口率的管理,預留一定的“緩沖墊”,進而達到執中致和的效果。他認為,不同的企業可以采取不同的風險管理模式。小型企業流動資金有限,需要節約成本,可以通過外包式的風控管理平臺建設,在保障成本和專業性的前提下達到風險管理的目的;中型企業可考慮風控相對獨立、可以平行管理的內嵌式管理模式;資金、人才、制度更為規范的大型集團可以選擇統籌管理的集中式管理方式。
“在實際操作中,企業需要建立風險控制與資金保障體系,根據規章制度規范交易流程,確保不偏離套保的初衷,做好資金管理工作;可以通過日報、周報等授權監控的方式,對現貨交易信息、期貨交易結算、期現凈頭寸變化等進行全方位監控,降低套保風險;做好資金保障,根據當日持倉、履約保證金、浮盈虧、次日漲跌等情況安排所需資金。這樣可以持續為企業發展提供合理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焦健稱。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