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1日,中泰紅樹林生態保護系列活動在泰國攀牙府舉辦。來自泰國海洋與海岸帶資源局、泰國國家公園與野生動植物保護局、中泰氣候與海洋生態系統聯合實驗室、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兩國自然資源和海洋部門共60余名代表參加活動。
活動期間,中泰雙方代表在泰國攀牙灣國家公園為中泰紅樹林共同保護示范區揭牌。中泰紅樹林共同保護示范區位于攀牙灣沿岸,面積311公頃,中泰海洋部門將開展紅樹林脆弱性評價、生態修復空缺分析、自然教育、紅樹林種植等工作,接下來將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在紅樹林保護和修復方面開展深入的協作與交流。
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紅樹林,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位于泰國南部攀牙府的攀牙灣國家公園擁有超過120座形態各異的島嶼,但近年來紅樹林保護也面臨一定挑戰。
與會代表表示,此次揭牌儀式的舉行,體現了中泰兩國對紅樹林生態系統重要性的共同認知,也展示了雙方攜手應對全球生態挑戰的堅定決心。泰國海洋與海岸帶資源局紅樹林第三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奧妮察表示,泰國近年來雖加強了紅樹林的保護,但仍面臨多重挑戰,中國在紅樹林的保護與恢復技術方面擁有豐富經驗,泰國可以借鑒學習。當地政府和社區對中國提供的支持與合作表示衷心感謝,期待未來能在更多領域開展合作。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叢柏林表示,紅樹林保護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作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實現紅樹林面積增長的國家之一,中國積累了豐富的恢復管理經驗和成熟的技術標準。中泰兩國通過深化合作,將在政策制定、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加強互動,共同推動紅樹林的保護與修復,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作出積極貢獻。
此次中泰紅樹林生態保護系列活動是在中國自然資源部與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共建的中泰氣候與海洋生態系統聯合實驗室平臺支持下開展的系列活動。此次活動還包括學術交流、青少年科普、自然教育、紅樹林種植、紅樹林科普圖書捐贈等多個活動,旨在進一步增強泰國民眾對紅樹林保護的認識,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紅樹林保護行動,鞏固和發展中泰在海洋生態保護方面的合作成果。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