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將至,對于萬千銀行人而言,2025年“開門紅”工作已提上日程。
“開門紅”在全年信貸投放中占比較高,在獲客、穩客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銀行布局“開門紅”的時間點不斷前移。事實上,適當提前來年信貸投放準備,有助于銀行更好了解客戶需求情況,拓展潛在市場需求,確保來年更好掌握業務發展主動權。然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銀行面對行業競爭壓力,需要通過提前布局穩固市場的“無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農商銀行部門經理表示:“行業競爭加劇,我們工作人員的壓力與日俱增,各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只能更早啟動營銷活動。”
如今,銀行間“開門紅”競爭已不再是利率比拼、“送油送券”,尤其是在息差收窄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銀行機構尤其是農商銀行等區域中小銀行,愈發明白通過打“價格戰”擴大業務增量絕非長久之計,優化存款結構、拓寬業務領域正成為農商銀行的“新打法”。
布局更早、動作更快
發展中間業務是新招
目前,已有多家農商銀行已開始布局2025年“開門紅”業務,較往年布局更早、動作更快。
早在10月末,江蘇如皋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就正式啟動“開門紅”活動。進入11月份以來,已有包括安徽鳳陽農商銀行、貴州貴定農商銀行、貴州普安農商銀行、湖南辰溪農商銀行等在內的多地多家農商銀行紛紛拉開“開門紅”活動的序幕。
“我們相信早布局就會早收益,而且‘開門紅’工作的一個重要作用在于,可以保障上年工作收尾與來年展業有效銜接。”一位銀行從業人士說。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表示,部分銀行采取前瞻性行動,提前謀劃業務布局和經營戰略,爭攬業務機遇、優質客戶和市場份額,從而提高自身競爭力,為實現全年良好經營發展和盈利增長打下扎實基礎。
不同于以往,當下,許多農商銀行不再過分專注以高息、送禮等方式吸納更多存款,而是將更多注意力放到貸款業務的拓展以及提高中間業務比重上來。
浙江農商銀行系統轄內寧波鎮海農商銀行普惠金融部總經理劉強稱,他們今年的目標是實現業務全面增長,同時確保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因此11月初就已經開始預熱“開門紅”活動,尤其是在貸款業務方面,全行更加重視。
“與往年相比,我們今年更強調發展中間業務,要求充分利用其在資金結算、財富業務等方面的專業優勢,開發更多增值服務,通過中間業務多元化,降低對傳統存貸款業務的依賴,提高非利息收入,從而增強整體盈利能力。”劉強表示。
貴州黃平農商銀行在2025年“開門紅”啟動會上也提到,挖掘中間業務增收潛力,將中間業務視為新的增長點,要求摒棄傳統觀念,積極拓展代收代付、代理保險等多元化業務,優化收入結構。
緊扣市場形勢占據主動權
針對性調整“開門紅”策略
更早啟動“開門紅”,有一個無法回避的原因是,今年農商銀行等中小銀行攬儲有點“難”。
今年全年尤其近段時間以來,受資本市場回暖、房地產限購政策放開、各地政府出臺刺激消費政策等因素影響,部分農商銀行等中小銀行存款分流,加上近年來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調,給農商銀行帶來的挑戰著實不小。
李一帆表示,相關因素在一定程度會導致部分銀行出現存款“搬家”現象,對銀行爭攬存款、拓展資金來源、加強客戶關系維護及提高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進而影響銀行規模、營收和風控。為此,相關銀行“開門紅”策略或將圍繞市場形勢變化,進行針對性調整,以此占據主動權。
“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將加速推進財富業務,將個人AUM提升放到全行的經營戰略地位。”劉強表示,首先,通過優化存款產品結構,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群體需求,增強存款競爭力。其次,加強與客戶溝通和服務,通過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金融咨詢和理財規劃服務,增強客戶黏性,穩定存款基礎。再次,利用兒童客群、節假日宣傳活動、代發工資業務等,吸引年輕客戶群體,拓寬存款來源,并優化線上金融服務便捷性和安全性來拓寬業務渠道。最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營銷策略,確保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為“開門紅”目標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某農商銀行副行長透露,今年,他們肯定會在“開門紅”期間作出調整,一方面是存款營銷方向,會將重點放在營銷低成本存款上,同時加大貸款產品營銷力度,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做小做散。另一方面,推廣渠道和策略也有變化,將更注重線上業務,利用數字營銷工具進行推廣宣傳。
與此同時,在貸款業務方面,不少農商銀行強調要持續增厚“三農”底色。黃平農商銀行提到,要堅守支農支小定位,加大有效信貸投放,穩住貸款市場,并全力滿足各類消費需求。
劉強表示,將加強與鄉村振興戰略對接,通過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助力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同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服務,支持更多重點工程項目和可持續發展計劃。
“當前信貸需求整體仍偏弱,但新的增量政策正帶來有效信貸需求的形成,因此,銀行可能會更關注信貸儲備工作,會積極對接各級政府機構、重點園區、協會商會等,以獲取重大項目信息并推進項目落地。”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銀行2025年“開門紅”活動,將會更注重服務創新方案、爆款產品、特色化增值服務的投放,并重視將提升用戶體驗、品牌推廣活動等全面融合。
探索業務增量空間
從“開門紅”走向“全年紅”
“開門紅”作為新一年業務起點固然重要,但對于銀行來說,如何確保業務可持續發展,求變求新從“開門紅”走向“全年紅”更為關鍵。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銀行需平衡風險管理、收益水平和業務拓展。目前來看,國內銀行業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支持力度。從國內經濟環境、政策導向看,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效果不斷釋放,小微企業、“三農”等薄弱環節,制造業、科創企業、綠色經濟、重點基建項目建設等領域都需要信貸支持。
對于農商銀行來說,作為農村金融領域的“主力軍”,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的步伐更加深入,鄉村地區的多元化業務同樣有很多需要做深做透、做精做細、可拓可展的空間。
田利輝表示,農商銀行可重點圍繞優化存款產品與服務、加強客戶關系管理、推動對公業務增長和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等方面探索業務增量。
李一帆表示,一方面,農商銀行必須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通過發揮扎根鄉村基層的渠道優勢,圍繞各地實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動鄉村經濟和特色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找準或調整產品和服務切入點,緊密結合農村和縣域群體儲蓄、理財等投資需求,增強產品和服務對相關客群的吸引力。同時,按照“適農化”“適老化”“生態化”思路,優化網點布局并推動服務設施完善,圍繞農村和縣域客群實際,著力打造新型金融生態場景,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及客戶滿意度。
在具體落實方面,劉強表示,一是將顯著增加對科技的投入,加快數字化轉型,特別是在大數據和數智管理方面,通過數據分析應用,提升業務智能化水平,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營銷策略和更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二是將積極拓展新業務領域,以滿足市場和社會多元化需求。三是將加強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合作,通過共同創新產品和服務,開發新市場空間。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