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延安訊 延安市黃陵縣店頭鎮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凝心聚力作用,把居民需求作為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黨建+五微服務”工作新格局,從“微”字切入,將服務居民延伸到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開了基層治理新格局。
近日,家住黃陵縣店頭鎮北川社區的居民黃保虎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又一次來到自己家中,他急忙上前,言語間滿是感謝,場面溫馨感人。“在生活中繳個電費、水費、話費不知道如何使用手機,社區工作人員細心耐心地給我指導如何進行操作,從內心來講非常感謝這些娃娃。”黃保虎說。
黃保虎老人70多歲了,社區網格員主動上門幫助老人完成“微服務”,給老人帶來了暖心和方便。
“我們社區服務面積廣、人口數量眾多、人口結構老齡化,為了讓轄區居民生活得更安心更舒適,我們積極落實鎮上提出的‘五微服務’”。店頭鎮北川社區居委會主任何艷芳說。她提到的“五微服務”以社區為單位共同開展建優“微網格”、搭建“微陣地”、開展“微服務”、點亮“微心愿”、探索“微自治”,以“微”字把脈,打通社區治理“神經末梢”,不斷激活“黨建+治理+服務”新動能,促進基層精細化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在店頭鎮南川社區防電信詐騙宣傳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工作人員根據居民不同情況,點對點制定個性化宣傳方案。建行家屬樓老住戶張鳳岐,今年75歲,平日里孩子上班,家中就剩下他和老伴,每次生活中遇到問題多由社區居委會幫助解決。“我們社區建立了黨組織領導下的多方聯動體系,組織物業公司、業主代表、社會組織以及周邊轄區商戶,共同參加社區的共建、共治、共管體系,同時我們著力解決居民最困難最實際的問題,切實做好為人民服務。”店頭鎮南川社區黨總支書記王超介紹。
在具體工作中,店頭鎮通過劃分社區和企業網格,落實八大職能,建優“微網格”,推動治理向基層延伸。與轄區單位及公益組織結成共建對子,打造集多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微陣地”,推動區域共治。組建多支志愿隊、巡邏隊,動員各方力量進社區開展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微服務”,點亮百姓“微心愿”,探索“微自治”,推進多方共同治理體系,為基層綜合治理能力提升注入長效動力,解決民生問題,切實讓基層治理在實踐中走深走實。“社區干部和網格員定期走入每家每戶,幫我們解決‘微小心愿’,生活在這個社區,最大的感受就是幸福。”黃陵縣店頭鎮南川社區居民李華開心地說。
目前,黃陵縣店頭鎮累計組建起9支志愿隊,點亮“微心愿”65個,開展活動32次,服務3500余人,解決民生微訴求13件,調解居民矛盾6起,實現了“點對點、面對面、手拉手”的全科細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