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標準交割品與非標準現貨資源的高效流通、串換是期現結合的重要前提,與提升期貨市場的產業參與度、推動更多非期貨標準品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定價及風險管理密切相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參與期貨標準化交割業務的基礎上,希望能更加便利、快捷地滿足個性化的現貨交收需求。為此,去年9月,大商所推出了優化后的期轉現交易,并上線期轉現平臺。該平臺,一是支持雙方客戶對期現兩端的交易進行協商。雙方可商定擬交收現貨的品質、地點、時間,以及期現升貼水,更加符合現貨貿易需求。二是時間靈活、流程便利。期轉現可在合約上市之日至最后交易日前第三個交易日進行辦理,客戶不必進入期貨交割即可實現個性化現貨交收,業務辦理全過程線上化,從申請到辦理當天即可完成。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100多家企業通過該平臺實現了個性化的現貨交收。
現貨交收可“協商”,機制更靈活
作為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實物交割能保障期貨市場平穩運行,促進期現貨價格回歸,是實體企業進行遠期實物貿易的重要渠道之一。貿易活動中,實體企業往往是根據生產經營安排采用協商方式靈活地確定交收時間、地點和貨品等。但標準化的期貨實物交割只能在相關合約進入交割月后進行,且貨物為期貨標準品、交貨時間相對固定,以及交割配對的結果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產業客戶需要更加靈活的交收機制來調和標準化期貨交割與個性化現貨交收。
上海紡投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紡投)是國有企業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企業,是大商所“一圈兩中心”能化板塊的產業交易商,經常開展乙二醇期貨套期保值。該公司綜合交易部經理秦佑富介紹,今年4月,公司在乙二醇期貨2405合約上持有套保空單,并計劃在5月交割賣貨。當時,公司獲悉一下游客戶持有合約套保多單并計劃進行實物交割。如果等到交割環節,可能存在配對被匹配到其他地區的交割庫,給后續提貨、運輸帶來不便,因此該下游客戶希望在4月底前接貨并投產使用,并將交貨地點鎖定在張家港保稅區長江國際港務有限公司(下稱長江國際)。了解客戶需求后,上海紡投決定配合客戶的套保計劃,通過期轉現滿足其提貨需求。最終經過協商,雙方以4335元/噸簽訂現貨貿易合同,并同步在大商所期轉現平臺上將各自持有的乙二醇2405合約空單和多單以4330元/噸平倉。同時,在長江國際的配合下,大商所動態跟蹤實際貨轉及出庫情況,保證雙方順利完成了期轉現業務,滿足了企業在指定地點提前完成實物交收的需求。
期轉現益處多,促企業降本增效
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隨著上市公司參與期貨市場的程度不斷加深,一些公司運用期現結合的模式更加多元化。據了解,在參與大商所期轉現交易的企業名單中,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身影。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能科技)是一家資源綜合利用型、經濟循環式的化工上市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金能化學(青島)有限公司是液化石油氣、聚丙烯指定交割廠庫。這幾年,原料和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使其迫切需要新的銷售突破點和期現結合模式。大商所期轉現平臺的上線,讓該企業找到了“答案”。
據金能科技副總經理伊國勇介紹,利用大商所期轉現進行實物交收的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效降低資金成本。以往下游客戶參與期貨一次性交割時,必須拿出全額的資金作為交割貨款,既增加了庫存量,也占用了企業資金。期轉現使企業可以根據生產及貿易需要分批、分期地買入產品,既減輕了資金壓力,也減少了存儲量,同時提高了資金流轉效率。
二是滿足了下游企業對不同品級貨物的個性化交收需求。雙方對費用協商一致后,金能科技可將期貨交割標準品更換成客戶需要的產品。比如,金能科技可根據客戶需要將聚丙烯期貨對應的拉絲料換為其生產的薄膜料或是均聚注塑料。
三是實現了倉單的地點、品牌溢價。比如,目前金能科技的青島廠庫倉單設有100元/噸的地點貼水,但現貨市場的升貼水卻是動態變化的,一旦市場貼水小于倉單貼水,期貨買方客戶就可以通過盤面接金能科技倉單,并注銷后在現貨市場賣出獲利。因此,會有客戶主動聯系金能科技,希望通過期轉現在交割前鎖定其廠庫倉單。下游需求增加后,金能科技倉單的價格能更好地被市場發現。通過期轉現,金能科技能以40元/噸、50元/噸的貼水或平水完成倉單銷售,相當于實現了升貼水的個性化動態調整,更加符合現貨市場的實際情況。
推動更多非標品入市,密切期現聯動
據獲悉,大商所期轉現中的期、現貨標的并不限于同一品種,已有相關企業靈活利用產業鏈中價格相關性較高的期、現貨品種開展期轉現。這也充分體現了期轉現交易的靈活、個性化特點。
某大型糧油貿易企業長期采購進口大豆,銷售給大豆壓榨工廠。該貿易企業購入進口大豆后,首先利用進口大豆與豆粕、豆油價格相關性高的特點,通過賣出豆粕、豆油期貨開展套保,鎖定壓榨利潤。然后把大豆銷售給壓榨廠,同步將其持有的豆粕、豆油期貨套保頭寸平倉。至于壓榨廠,是在豆粕、豆油期貨賣出開倉,相當于在購入現貨時進行套保。
在以往模式中,上述大型糧油貿易企業和壓榨廠通過期貨盤面各自下單的方式完成操作,存在多合約操作不便利、價格滑點風險等問題。為此,該貿易企業決定與壓榨廠通過大商所期轉現交易,完成雙方豆油、豆粕期貨頭寸的開平。具體來看,該貿易企業以大豆銷售合同為依據申請期轉現,通過大商所期轉現平臺對豆粕、豆油期貨空單平倉;壓榨廠則在對應合約賣出開倉,從而實現期貨頭寸的一站式處理,大大提升了業務效率。
相關專家指出,該大型糧油貿易企業通過關聯品種開展期轉現交易,進一步豐富了期轉現的運用場景。可以明顯看出,期轉現交易在便利企業套保、提升期現業務效率的過程中作用明顯,能夠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實體企業同樣可以利用期轉現解決非期貨標準品參與期貨市場的問題。今年6月,全國首筆進口保稅現貨大豆期轉現業務順利落地。買賣雙方分別在“黃大豆2號”期貨品種上同時買入(賣出)期貨合約,完成期貨套保的同時,雙方進行了保稅大豆的現貨交易、交收。
據悉,目前保稅大豆無法直接進入期貨交割環節,相關經營企業參與期貨市場存在顧慮。期轉現為企業在期貨交割前提供了個性化的現貨交收與期貨協議平倉渠道,使非期貨標準品經營企業具備了參與期貨市場的前提條件。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通過期轉現,期貨市場可以更好地服務企業個性化的交收需求,促進更多非期貨標準品進入期貨市場體系,擴大期貨市場交割資源范圍,便利現貨企業參與,不斷增強期貨市場與現貨流通領域的有效聯系。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