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致富路。”納米比亞北部東卡萬戈區倫杜市姆博拉村村民辛博蒂近日迎來了人生的重大改變。
這是10月29日在納米比亞北部東卡萬戈區倫杜市恩達馬村拍攝的“村村通”項目修建的道路(無人機照片)。陳誠 攝
10月底,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國際)承建的“村村通”項目工程正式完工,項目總長13公里,涉及10余個村莊的11條村道。
辛博蒂所在的村莊曾因道路狀況差而與外界“隔絕”,她的山羊生意也因此受挫。“村村通”項目大幅改善了當地道路狀況,打通了偏遠地區的“最后一公里”,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10月29日,在納米比亞北部東卡萬戈區倫杜市恩達馬村,村民在自家門口由“村村通”項目修建的道路上搭乘小轎車出行。陳誠 攝
60歲的辛博蒂激動地表示,現在汽車和出租車能夠在村里順利通行,直達她的羊圈,她的山羊生意收入比之前明顯提高。
姆博拉村村長穆卡瓦表示,翻新后的道路不僅節省了出行時間,還為該村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可能,更為生活在這里的村民帶來了希望。
倫杜市政委員會高級官員紹帕蒂說:“幾年前,整個倫杜市的道路狀況很差,投資者不愿意來此,媒體也多以基礎設施差、未來發展堪憂等標題進行報道,道路問題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發展。”
紹帕蒂說,“村村通”項目逐步打通了鄉村、學校、醫院和市場之間的通道。隨著道路交通網絡的改善,投資者和游客的數量也隨之增加。
10月29日,在納米比亞北部東卡萬戈區倫杜市恩達馬村,兩名兒童在“村村通”項目修建的道路上奔跑。陳誠 攝
不只是姆博拉村,倫杜市其他偏遠地區也享受到了道路升級帶來的便利。恩達馬村村民埃利亞斯認為,升級后的道路明顯改善了公共交通狀況,解決了他們日常出行難題,提升了道路安全性和生活便利性。
納米比亞道路管理局倫杜市工程經理肯尼迪·奇古米拉表示,中企承建的項目為當地社區解決了燃眉之急。河南國際還積極與納米比亞本土企業合作,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10月29日,在納米比亞北部東卡萬戈區倫杜市,村民懷抱山羊留影。陳誠 攝
河南國際倫杜市項目經理汪強說,企業在當地累計實施道路項目15個,其中在建1個,累計建設公路里程約260公里,與當地40余家中小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解決當地近3000人次就業問題,留下了一批“帶不走”的施工人才隊伍。
隨著中納兩國合作不斷深化,納米比亞偏遠地區的基礎設施薄弱問題正逐步改善。未來中納雙方將在基礎設施、教育等領域繼續攜手,推動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樹立中非合作新典范。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