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大學生就業的消息頗為暖心:哈爾濱音樂學院的領導、老師、輔導員帶著畢業生遠赴江蘇揚州舉辦音樂會,并達成多個專業人才引進意向。據介紹,該校根據每年畢業生人數較少的實際,采取一對一就業指導,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行政干部、專業教師、輔導員一對一擔任就業導師,摸清畢業生就業訴求,精準施策引才薦才,全力為畢業生找工作“謀良策”“出實招”。就業是民生之本,做好青年就業是做好這項民生之本工作的重要一環。
當前,通過開發更多有利于青年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拓寬更多更新的就業渠道,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助力高質量發展。今年9月份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明確提出,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成才渠道,提出系列意見,指導各地各部門高質量促進青年充分就業。其中,像“開發更多有利于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等,務實貼心。應充分領會其中含義,拿出有效舉措,扎實做好青年就業工作。
此外,行業吸引力與就業意向、崗位需求與專業能力要求等矛盾,折射出當下青年就業的困境。針對此,應不斷健全制度機制,拿出專項措施,合理安排實施,扎實促進市場化就業,開發更多有利于發揮青年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
貼心暖心地提升青年就業服務效能。在強化針對性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方面,可針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的具體情況,比如家庭背景、經濟狀況、專業情況等,建立“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幫扶工作臺賬,提供“專屬定制”的就業指導服務、求職培訓和就業崗位,推出最合適的就業指導。例如,為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一對一職業介紹和崗位推薦服務,根據每位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將匹配的崗位及時推送給畢業生。還應注重建立幫扶臺賬,通過地市及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登記失業青年信息進行全面摸排,形成登記失業青年幫扶臺賬。更應積極推進就業政策落實,通過數據比對,精準識別政策對象,推送就業創業政策清單,舉辦專場招聘會,加密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努力做到周周有招聘、時時有崗位。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