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大大提高了鋁錠生產的效率與安全性。圖為工人正在輔助機器捆扎鋁錠。
11月16日,在2024廣東(南海)鋁加工產業技術大會召開期間,銅川市舉辦鋁產業推介會,邀請鋁行業410多家企業參會。推介會上,陜西省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與廣東(南海)鋁加工產業聯盟簽署友好協議,陜西省鋁業協會、銅川市鋁業協會與佛山市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簽署友好協議,攜手探索鋁加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作為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工業基地,近年來,銅川緊扣建設西部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目標,把鋁及鋁合金產業確定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位產業,著力延鏈補鏈強鏈。
目前,銅川已成為陜西最大的鋁材加工產業聚集區、陜西戰略支持和重點布局的高端鋁產業基地。預計今年底,全市鋁及鋁合金產業鏈產值將超過200億元。昔日“王牌”產業煥發活力,重站“C位”。
蓄勢聚能 循環發展
11月11日,在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械臂挑去鋁液上的殘渣,等鋁液冷卻成型后,一塊塊鋁錠便從流水線上“誕生”了。車間外,鋁錠集裝成箱,準備銷往全國各地。
然而,這些鋁錠只占美鑫公司日產量的兩成。剩下八成去哪兒了?
“公司八成產品以鋁液的形式直接供給園區內的鋁精深加工企業。”美鑫公司鋁鎂合金分公司辦公室副主任喬曉衛說。
2010年,銅川成立了“煤—電—鋁—鋁精深加工”聯產聯營的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依托豐富的煤、電、鋁等資源,探索出“用煤發電、用電煉鋁,到鋁精深加工”的循環發展路徑。
項目招引初期,園區就考慮到產業結構與上下游之間的關系,精準招商,逐漸“鏈”出“璀璨群星”。
為何銷往本地企業的是鋁液而非鋁錠?喬曉衛回答:“下游鋁精深加工企業收到鋁錠后,一般需再次熔化成鋁液才能使用。鋁液直達,可為企業減少再熔化成本。”
得益于鋁液直供,陜西鑫材鼎速科技有限公司可直接將鋁液深加工,為下游企業按需“定制”鋁材。公司總工程師路建軍介紹:“通過短流程生產模式生產的鋁材,可以在澆鑄后供下游企業直接使用,無須再次軋制,節省了再次軋制的工費成本。”
這就是產業配套完善的好處。園區與企業高效聯動,各企業資源優勢互補,產業產能相互匹配。
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張強說:“作為陜西鋁精深加工特色專業園區,今年計劃建成陜西廣成宏美鋁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鋁及航空高性能特種鋁型材項目等多個項目。”
產業鏈蓄勢聚能,充滿無限可能。按照規劃,該園區將繼續構建循環產業鏈體系,整合延伸,形成“鋁礦石—氧化鋁—電解鋁—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與裝備制造”產業鏈。
產業升級 攀高逐綠
傳統鋁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銘帝集團有限公司展廳內,展示著一塊鋁錠的“七十二變”。鋁制手機殼、散熱器、汽車剎車閥體、光伏板支架、鋁制家具等各式產品,讓小鋁錠身價倍增。
銘帝集團有限公司是陜西省重點產業鏈中的鋁鎂深加工產業鏈“鏈主”企業,也是國家級綠色工廠。企業以前生產鋁制門窗,產品單一。商海沉浮,“成長的煩惱”襲來:市場優勝劣汰,如何保持競爭優勢?
該公司營銷部副總經理楊波說:“我們開拓了軌道交通輕量化鋁型材、新能源鋁型材、裝配式建筑節能鋁型材、加工新材料裝飾鋁型材四大業務,已擁有11項國家發明專利及4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轉型升級,是產業鏈上眾多企業不得不走的路。銅川著眼新技術改造,重塑傳統鋁業。
記者走進銘帝集團有限公司,西部最大的7500噸大型擠壓生產線和亞洲最長的15米超長氧化電泳表面處理生產線映入眼簾。
公司安全環保部經理路楠說:“我們的生產設施實現物物互聯,可全流程加工,引進的氟碳噴涂線治理設施,減少生產過程廢氣、顆粒物等排放,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近年來,銅川先立后破,穩住“基本盤”,發力“高精尖”,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賦能鋁產業轉型升級。船用發動機組件等14項新產品被評為省級重點新產品;6家企業躋身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大秦鋁業2、7系航材級超硬鋁合金鑄錠填補了全省空白,熔鑄技術國內領先、世界一流。
老鋁業擁抱新質生產力,靠技術支撐,也靠政策滋養。今年6月,人行銅川市分行等多部門制定出臺全國首個鋁產業轉型金融服務指引,設置相關指標與評價標準,積極支持“大轉型”,鼓勵鋁產業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實現零碳排放;重點關注“小轉型”,鼓勵企業通過內部管理改善、技術“微改進”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漸進式向綠色轉型。
錯位發展 競進提質
在陜西達美輪轂有限公司的自動化生產線上,機器“挑大梁”,鮮有工人身影。
“我們使用智能制造系統監控和管理生產全過程,整體制造工藝、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可將產品機械性能提升30%,重量減輕20%。”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從銅川運出的鋁輪轂可滿足陜西汽車整車廠的配套需求,還銷往全國各地及海外。
銅川既搶位發展又錯位發展,圍繞陜西制造,做實銅川配套,從陜西汽車產業“分羹”。
在銅川卡美特汽車零部件產業園,16棟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園區緊盯100公里內多個汽車整車廠的配套產業需求,致力打造汽車零部件精密機械加工和鋁基輕量化材料等新材料制造業示范基地。“鋁具有良好的加工成型性、較高的回收再生性,在汽車制造和廢舊汽車回收等方面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比如,在新能源車電池重量難以減輕的情況下,鋁制品將成為最佳的輕量化材料。”銅川卡美特園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武旭會說。
目前,銅川鋁產品涵蓋鋁錠(液)及鋁合金棒、型、線、板、帶、箔和深度加工產品等10大類900多個系列,鋁精深加工能力達到年產150萬噸,具有“以一域服務全局”的產業基礎。
“銅川鋁產業應瞄準航空、汽車等陜西產業發展重點領域,繼續往高端方向走。”中南大學金屬材料加工專業教授梁霄鵬說。
當前,銅川緊盯陜西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創新建立“五個一批”工業項目推進機制,精心謀劃陜西有色金屬集團銅川鋁基新材料等鋁及鋁合金項目,有選擇地培育新動能,努力讓鋁產業“個子”更大、“體形”更好、“體魄”更強。(來源:陜西日報 記者:趙楊博 王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