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寶雞訊 “感謝村上的合作社,讓我不離家就能找到穩定的活兒,還能照顧上孩子和家里,兩邊都能兼顧上。”寶雞市鳳翔區彪角鎮三岔村村民張六鳳很高興地說。
張六鳳口中的合作社,是該村去年成立的勞務專業合作社。由于家里小一點的孩子還在上學,無法外出務工,加之文化程度較低,在就地也找不到較穩定的工作,三岔村勞務專業合作社成立后,摸排了村域內有就業能力,且有就業意愿農村勞動者,結合與勞務專業合作社合作的幾家企業,為其推薦了現在這份工作,在彪角鎮三岔村三鳳農業專業合作社,給打包機上掛袋子,一天能收入80元左右。
服務體系建起來
就業是民生的根本保障,是托起群眾“穩穩幸福”的基石。
去年以來,鳳翔區彪角鎮積極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組織化程度,推進就地就近就業,先后成立了鳳翔區勞務專業合作總彪角鎮分社、彪角鎮三岔村勞務專業合作社、彪角鎮楊丹村勞務專業合作社和彪角鎮上莊村勞務專業合作社。吸收周圍企業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則根據用人單位的用工申請要求和條件,為有就業意愿的村民提供就業平臺,調配相適應的專業性勞動力,從而有效解決企業用工難和群眾就近務工難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在制定《鳳翔區勞務專業合作總社彪角鎮分社工作職責》等制度的基礎上探索出臺《鳳翔區彪角鎮勞務經濟發展溝通協調機制》,把發展農村勞務合作社作為推動全鎮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村充分就業,增加農村居民收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合力推進農村勞務合作社發展。村一級合作社普遍成立了理事會,建立了財務會計、社務管理各項制度,完善成員賬戶和檔案,合作社運行順暢。
技能培訓實起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平時就喜愛自己做些手工作品,但以前都是自己瞎琢磨,也聽過別人說做好了可以賣錢,但自己沒有比較規范學過,自己用著玩還行,賣錢的話是不行的,沒人要。這次聽說鎮上組織專業老師來講手工編織,自己很快就報名參加了。”彪角鎮豆家村培訓學員姚雪麗說道。6月初,鳳翔區勞務專業合作總彪角鎮分社在多方調研的基礎上,在全區首次開展了為期8天的手工編織培訓,部分學員和培訓學校達成了訂單意向,完成一個收購一個,實現了在家就能掙錢的好手藝。
該鎮以農村富余勞動力為基礎,以技能培訓為加油站,以勞務專業合作社為媒介,以市場用工需求為方向,以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為要求,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最終目標,努力構建和諧、富裕的農村新面貌。鎮村兩級勞務專業合作社根據用工企業需求和農村勞動者的意向,在當地實際情況,不定期組織開辦就業技能培訓班,先后組織了養老護理員、叉車司機、手工編織、中式面點師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累計有300多人參加了培訓班。
產業發展融起來
產業的蓬勃發展是就業增長的堅實基礎。
2024年,鳳翔區彪角鎮以打造“噸糧”示范鎮,建設魅力新彪角為目標,加快建設農業強鎮、商貿重鎮、糧酒小鎮、文旅興鎮。特別是該鎮依托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糧食和酒用原糧生產,取得顯著成效,市級“噸糧示范鎮”授牌在即,大麥、高粱、紅薯、玉米等種植蓬勃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大面積的種植的發展,也增加了用工需求。
該鎮楊丹村七組村民馮萬堂、馮拴堂,由于兩人年齡較大,也沒有技術,工作不好找,經楊丹村勞務專業合作社介紹到本村國粹鳳香釀酒有限公司上班,從事酒糟裝卸工作,工資按月發放。兩人很感謝村勞務專業合作社,“我們這個年齡,又沒有一技在手,外面找活沒人要,能在家門口找到相對穩定的活,還能照顧上家里,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下一步,鳳翔區彪角鎮將在帶動就業、促進增收、保障用工等方面持續用力,走出一條群眾增收、集體受益、產業發展的富民強村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