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高級研修班12月2日在福建廈門開班。來自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孟加拉國、伊朗等9個國家的30名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參加當日開班儀式,并將在廈門、泉州兩地進行為期一周的交流學習。學員們普遍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意義深遠,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經濟社會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本次研修班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建設與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指導、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支持、華僑大學實施。據了解,研修班旨在促進共建“一帶一路”機制建設,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
圖為12月2日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2024年度“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高級研修班開班儀式現場。華僑大學供圖
共促高質量發展
在開班儀式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崔琳說,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發展,崇尚共贏,傳遞希望。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為新形勢下推動全球發展、促進互聯互通、增進各國人民福祉指明方向。他強調,本期研修班旨在進一步促進共建“一帶一路”機制建設、增進合作共識,強化互聯互通、助力要素流通,創新驅動發展、賦能綠色經濟,通過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向世界釋放更多開放紅利,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印尼基礎設施和區域發展統籌部首席政策分析師穆赫利斯說,共建“一帶一路”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這將有力推動全球共同發展。印尼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參與方,相信印尼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將不斷取得新成果。
圖為12月2日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2024年度“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高級研修班嘉賓和學員合影留念。華僑大學供圖
共話共贏機遇
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政府區長倪杰說,“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貿易和投資的通道,更是一條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紐帶。廈門市集美區作為著名的華僑之鄉和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承載著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示范區的使命。希望通過本次研修班的舉辦,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一步加深了解,拓展合作,實現共贏,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上,繪制出更加絢麗的篇章。
華僑大學副校長林宏宇表示,作為一所中國政府創辦的著名僑校,華僑大學始終堅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通過人才培養、智庫研究、高端培訓等,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希望學員們能通過本次研修,深化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充分感受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脈動與活力,以民心相通和務實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
伊朗計劃與預算組織交通辦公室副主任賽義德·巴尼巴亞特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通過促進基礎設施聯通加強了全球的互聯互通,他非常期待通過參加本次研修班與大家共同探討合作發展路徑。
共享合作未來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踏上發展新征程,中國正與各方攜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筑就通向美好未來的陽光大道。
孟加拉國水仙花國際大學教授穆罕默德·馬蘇姆·伊克巴爾表示,“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的實施,使學員們透過全球視角增進了彼此交流,期待通過本次研修班學習了解更多關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研修期間,知名專家學者將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產業與投資合作、循環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為學員們進行專題授課。此外,學員們將圍繞綠色供應鏈和智慧城市治理等話題進行對話研討,還將考察調研當地產業園等地。
據悉,自2017年“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高級研修班開展以來,截至目前,研修班已累計培養了來自5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370余名學員。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