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截至12月2日,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滿三年,運輸安全保持穩定,累計發送旅客超4300萬人次、運輸貨物4830萬噸,黃金大通道效應日益凸顯,為推進中老經濟走廊建設、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能。
國鐵集團國際部負責人介紹,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三年來,國鐵集團與老撾鐵路部門密切協作,聚焦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目標要求,高質量管好用好中老鐵路,較好地服務了兩國民眾便捷高效出行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老鐵路已成為中老人民的發展路、幸福路、友誼路。
數據顯示,中老鐵路旅客發送量持續增長,全線單月旅客發送量由開通初期的60萬人次增至目前的160萬人次。國內段日均開行客車從8列增至最高86列,累計發送旅客3560萬人次;老撾段日均開行客車從4列增至最高16列,普速旅客列車擴編為10輛以上,累計發送旅客超740萬人次。
同時,中老兩國鐵路部門加強貨物運輸組織,提升運輸能力和效率,跨境貨物列車每日開行數量由開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18列,列車牽引噸數由2000噸增至2500噸,累計運輸跨境貨物達1060萬噸;積極探索“中老鐵路+中歐班列”等國際運輸新模式,老撾、泰國等國家至歐洲鐵路直達運輸時間縮短至15天,跨境貨物運輸已覆蓋國內31個?。▍^、市)和老撾、泰國、越南、新加坡等19個國家和地區,商品種類拓展至3000余種。
中老鐵路對老撾乃至東盟國家的運輸成本和物流效率產生了顯著影響,昆明經老撾至泰國的貨運成本降低30%至50%,老撾境內運輸成本降低了20%至40%,有力促進了沿線各類產業擴能升級和國際經貿往來,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引擎”。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