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就中國茶文化國際傳播開展主題演講。鄭帥 攝
茶是古代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如今更是成為連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5日,“一帶一路”茶業合作論壇舉行,專家學者、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嘉賓代表齊聚一堂,關注茶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實現創新與傳承,探索茶葉品牌國際化發展路徑,讓中國茶香飄世界。
茶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深深融入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及對外交往之中。這片神奇的東方樹葉,不僅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還承載著中國人對自然、生活與世界的獨特哲思。從萌發于草木之間的小小茶葉,到成為連接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茶文化展現了中華文化兼容并包、和諧共生的精神。
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這片神奇的葉子正從悠久的歷史中走來,在新時代為推動中外友好合作增光添彩。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萬里茶道協作體執行主席、世界聯合設計大會聯席主席郭杰表示,要更深刻理解“一帶一路”建設的理念,以文化為根基,更有針對性地提煉中國茶與世界對話的手段和方法。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中國茶葉在全球茶產業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茶為媒、以茶會友對于增進國際交流互信、深化友好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茶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應當把握這一歷史機遇,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校長劉仲華建議,要促進茶科技與茶文化融合,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具體而言,科技方面要做優茶品質,保障茶安全,控制茶成本,開發新產品;文化方面要挖掘茶歷史,弘揚茶文化,鑄魂茶品牌,傳播茶知識,促進茶消費。相信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中國茶產業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綻放新的光彩,讓世界愛上中國茶。
茶館是社會的一個窗口和縮影,它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副會長王曉芳看來,茶館隨著時代的商業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興旺起來,茶館文化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茶館的營銷模式也需要不斷創新和開拓,線上可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小紅書等平臺發布茶館信息、產品等內容,吸引更多的潛在顧客。線下可通過舉辦活動、與周邊商家合作等方式,提高茶館知名度和影響力。
環球網總經理單成彪表示,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之一,環球網近年來積極履行媒體社會責任,發揮媒體平臺優勢,擴大傳播聲量,在助力包括茶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播與國際交流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和實踐。未來將持續發揮媒體資源及平臺優勢,搭建國內外互聯合作平臺,以茶為媒,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助力茶貿易繁榮發展。
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