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代表展示印有“鄉村振興 助農非洲”字樣的T恤。 鄭帥 攝
5日下午,2024“一帶一路”商協會大會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舉辦,國際商協會、政府部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現代農業發展之道,推動農業國際合作邁向更高水平。
在全球農業領域,什么是新質生產力?論壇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鄉村振興學院院長張合成現場舉例,一艘養殖工船的生產力,相當于5000畝池塘產量;一個育種加速器,能縮短作物近一半的生育周期。
張合成認為,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整體實力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實現基本自立、自主可控,但不可否認的是,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高水平自立自強任務十分艱巨。
“現代技術,正在驅動新的變革。”對此,張合成建議,要搶占農業科技制高點,涵蓋資源保護、重大品種、糧食單產等多個方面,這是硬性任務,必須“搶到”,才能形成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謀發展,不能僅憑一己之力。溯古追今,農業交流始終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環,也是當下國際合作的重點方向之一。中國與眾多國家保持著技術合作,共享科技進步為農業生產帶來的紅利。
“中國水稻育種技術、生產水平在國際上遙遙領先,但在馬來西亞,大米供應很大一部分仍依賴進口。”中國馬來西亞商會會長羅維堅說,希望借助“一帶一路”紐帶,通過密切合作,把中國最新的種子和技術帶到馬來西亞,實現兩國乃至多國之間好技術、好產品的互惠互通。
納米比亞有著同樣的期許。作為首個向中國出口牛肉的非洲國家,納米比亞自然稟賦優越,農業是該國支柱性產業之一。納米比亞駐華大使伊萊亞·喬治·凱亞莫表示:“農產品出海是必經之路,這也是我們不遠千里來到福建福州的重要原因?!?/p>
“更先進的技術支持,正在拓展延伸中國在國際農業交流上的廣度和深度,為全球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痹谥袊鴩H貿易學會會長金旭看來,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參與到“一帶一路”農業合作中,與中國的合作延伸至種業、農業機械化、綠色農資等多個領域,還向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等方面深化,前景廣闊。
論壇期間,尼日利亞代表向兩家中國企業代表授予“鄉村振興 助農非洲”榮譽稱號。
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