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大批化工產業企業通過“產融基地”在產業鏈中發揮紐帶作用,引導上下游企業增強風險防控意識,用實際行動擦亮“大商所產融基地”品牌。
近日,廈門國貿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國貿化工)和恒力恒源供應鏈(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恒力恒源)正式加入大商所化工板塊產融培育基地行列,進一步壯大了產融基地隊伍的專業實力,為化工產業鏈的風險管理注入更多期貨力量。
依托期貨衍生品做好自身經營
據了解,國貿化工作為國貿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恒力恒源是恒力石化下屬公司恒力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貿易企業,成立于2021年8月。依托各自母公司多年深耕芳烴、烯烴、油氣等產業鏈的貿易經驗和產業背景,上述兩家公司參與期貨市場的步伐十分穩健。
隨著我國化工產業鏈規模的持續擴張,以及產業鏈不斷完善,近年來,我國化工企業普遍面臨原料和成品價格波動、貿易需求多元、倉儲物流成本上升等壓力,國貿化工總經理陳韜表示:“在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的背景下,存貨、價格、交割是公司平穩經營面臨的三大風險。”
如何應對風險和挑戰?國貿化工開出了衍生工具這劑良方:在現貨貿易中,引入期貨、期權等工具,在合理對沖風險的基礎上,將單邊計價轉換成基差定價,為下游客戶提供對應的期貨點價服務,規避現貨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影響,從而加速貨物流轉、穩定經營。進一步了解到,近年來,在烯烴、芳烴、油氣等主營產品上,國貿化工均開展了套保交易。
“為滿足企業的基本避險需求,我們已經在貿易購銷中開展全鏈條深度合作。”陳韜表示,目前,國貿化工的期貨套保業務已經覆蓋全產業鏈貿易,涉及現貨購銷貿易、現貨含權貿易、進出口及長約等各類型業務,通過期現融合經營,逐步形成穩定且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和交易體系。
和國貿化工一樣,恒力恒源也是期貨市場的深度參與者和受益者。在與恒力恒源相關業務負責人張明交流中了解到,恒力恒源乙二醇和苯乙烯的套保業務占比較大,其中乙二醇單品超過20萬噸/年,產成銷售的化工品絕大部分采用基差定價模式。“我們注重期貨市場的綜合避險功能,致力于從不同維度全方位參與期貨市場。”張明稱。
在日常經營中,通過每月將貨物向下游銷售,恒力恒源獲得穩定的貿易利潤。2022年6—10月,恒力恒源持有乙二醇長約5000噸/月,為避免價格大幅變動,公司通過期貨市場每日賣空對應頭寸的乙二醇期貨,達到鎖定基差、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目的。
“根據每周銷售的貨物量,我們先賣空乙二醇期貨合約,鎖定基差。隨后,在完成貨物銷售、即將交收時,同步平倉對應合約的頭寸。”張明表示,通過期貨套保和長約貨物銷售的配合操作,在保障如期履約的同時,有效穩定了利潤。
多模式組合為產業鏈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
近年來,以國貿化工、恒力恒源為代表的一批成熟化工企業,依托期貨衍生品提升自身經營水平、增強發展韌性的同時,也積極服務于上下游產業客戶,不斷創新參與期貨市場的模式,為產業鏈上下游帶來更豐富、更多元的服務。
據陳韜介紹,2021年PVC價格持續上揚,9月PVC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為12000元/噸,現貨價格超過13000元/噸,基差升水超過1000元/噸,絕對價格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下游工廠如以現貨價格采購,利潤會被嚴重壓縮,甚至引發大幅虧損。
為此,國貿化工塑料團隊與下游客戶嘗試了后點價貿易模式,先約定暫定價和基差,后期原料價格與銷售制品價格相匹配時再根據客戶訴求進行點價,以“盤面點價+約定基差”暫定合同價格。合同簽訂后,客戶先支付暫定總價20%的保證金,需要提貨時再點價結算。收到貨款后,國貿化工即開始組織配送,完成貨物交付。
“我們與客戶約定,根據PVC期貨2109合約加上對應的基差來確定最終價格,點價周期在15天左右,客戶認為盤面點位合適時即可進行結算。最終,客戶的結算均價為11000元/噸,采購成本和加工利潤都得到了較好的保障。”陳韜稱。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年來期貨市場的不斷成熟和發展,市場也在探索創新套保模式。對此,張明認為,隨著近年來場內場外市場的不斷擴容,以及各類衍生品組合的廣泛運用,化工企業的風險管理思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囿于傳統單一的賣出套保,而是結合自身需求靈活嘗試多種套保交易模式。
據了解,當前,恒力恒源的服務方式已逐步從單邊、套期保值的操作方式升級為期貨期權結合、場內外結合的多重工具聯合操作模式,公司利用自身資源為上下游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供應鏈服務。張明特別提及,除了常規開展期貨套保、基差定價之外,近年來恒力恒源還積極推動含權貿易模式在上下游購銷中的普及運用。
“含權貿易能夠豐富企業的采購和銷售手段,幫助企業轉移庫存貶值風險,更好地契合上下游企業的需求,增強黏性,促進貿易增長,最終實現各方共贏。”張明表示。
以培育為紐帶推動產業鏈攜手并進
當前,化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期貨市場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目前,華東地區的塑料、乙二醇、苯乙烯等石化中間產品普遍使用“期貨價格+升貼水”的基差點價方式來定價。其中,2023年華東地區龍頭貿易商與下游客戶間的塑料化工品貿易中基差定價的比例接近50%。
然而,風險管理意識不足、期現“基本功”薄弱、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仍給化工企業全面深入參與期貨市場帶來困惑和障礙。從整個化工產業來看,上下游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規模仍有待提高。作為產業鏈不可或缺的紐帶,國貿化工和恒力恒源在提高上下游黏性、推動產業鏈共同學習運用期貨方面,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過去,在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中,國貿化工逐漸形成了期現結合的新發展模式,這也是我們通過產融基地平臺更好服務產業的立足點和重要抓手。”陳韜表示,后續,國貿化工將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從期貨衍生品業務培訓、產業和市場調研、案例總結宣傳等方面共同發力,科學指導產業鏈伙伴有效利用期貨、期權等工具規避市場風險,增強運用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能力,全面做好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工作。
張明也表示,作為恒力集團下屬貿易公司,恒力恒源的顯著優勢在于擁有豐富的期現業務經驗和專業的期現人才隊伍,能夠較好地借助恒力集團的行業龍頭力量,切實發揮基地企業“傳幫帶”作用。
“我們將充分運用好自身參與期貨市場的經驗,提升整個化工行業對期貨市場的認知度和參與程度。”張明稱,“我們相信并希望,大商所產融基地能夠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把期貨衍生品推廣到上下游客戶中去,推動各方共同促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