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夜從上海自駕到江蘇買手機、排隊5小時買到心儀的手機……最近,在社交平臺上不少人分享了利用江蘇3C數碼產品補貼購機的經歷。
近期,江蘇、貴州等地將消費電子納入促消費補貼品類,率先啟動活動的門店反響熱烈。業內認為,“國補”在品類和規模上仍有較大擴容潛力。若消費電子被進一步納入“國補”,將進一步激發消費和產業發展活力。
多地發布消費電子補貼
11月26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3C數碼產品補貼專項活動操作指引》,針對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含機身、套機,不含鏡頭等配件)、智能手表、學習機、翻譯機、無線藍牙耳機7類3C產品,按成交價格的15%給予補貼,補貼限額1500元,時間為11月27日至12月31日。若補貼額度用完,則提前結束,補貼額度未公布,僅限線下購買。
“蘇寧易購門店出現排隊購機情況,近年來罕見。”蘇寧易購以舊換新專項負責人透露,11月27日到12月1日,江蘇地區3C補貼開展后首周,蘇寧易購手機數碼銷售額同比增長1701%。換新需求集中在手機、平板電腦等品類。
11月2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在已支持的17類家電產品和12類家居商品換新促銷基礎上,將國產手機、平板電腦等高質量消費品納入以舊換新支持范圍。
11月初至12月31日,珠海推出手機、平板、智能穿戴設備3類產品最高享2000元購機補貼。杭州的余杭和淳安分別于11月10日至12月31日、11月15日至12月31日推出消費電子產品促消費活動,適用品類和珠海一樣,單件最高補貼1000元。
“國補”擴容潛力大
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品類僅限于冰箱、洗衣機、電視等8類家電產品。8月,商務部等4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鼓勵地方結合當地居民消費習慣、消費市場實際情況、產業特點等,對其他家電品種予以補貼。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先后釋放信號,將推出增量政策舉措。
中信證券研報稱,除部分地區推出的地方補貼外,手機和AIoT終端設備在2025年被納入“國補”的可能性較大,持續時間有望超過半年。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魏航表示,目前,家電、汽車、家裝等方面補貼已落實推進,進一步推動消費電子產品的補貼也是提振消費的一大舉措。若后續“國補”“地補”協同發力,有望創造上千億元的出貨拉動。
蘇寧易購以舊換新專項負責人說:“中長期來看,‘國補’在補貼的品類和規模上仍有較大潛力。若‘國補’范圍擴大到消費電子,將有效刺激市場需求,挖掘更多消費增長潛力。”
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前不久,“國補”啟動疊加“雙11”大促活動,家電市場回暖明顯。奧維云網(AVC)監測數據顯示,8月26日至11月17日,彩電、空調、冰箱冷柜、洗(干)衣機、熱水器、油煙機、燃氣灶七大品類線上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均價同比分別增長18.0%、25.2%和6.0%,線下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均價同比分別增長49.5%、65.9%和9.5%。預計12月家電市場仍將保持一定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受益于消費電子購機補貼政策的消費者群體更廣泛:大家電的換機周期一般是6到8年,手機等消費電子的周期是2到3年;手機基本上人手一部,消費者基數較家電更大。
對于產業而言,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分析師劉雨實表示,與以海外市場為主的品牌相比,國內出貨占比更高的品牌會更加受益。上游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相較中下游模組、組裝等環節也會更加受益。
IDC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國內安卓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8%,蘋果出貨量同比下降0.3%,市場份額前五大手機品牌為vivo、蘋果、華為、小米和榮耀。
魏航認為,近年來,消費電子產品換機時間拉長,導致上游產業鏈環節競爭加劇,利潤受到一定擠壓。購機補貼將有效加快消費電子產品的換機速度,改善消費電子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生態,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消費電子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創新。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