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高棉時報》網站12月6日刊文稱,“一帶一路”改變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文章作者柬埔寨亞洲愿景研究所研究員基·芒胡指出,過去十年間,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改變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和經貿前景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該倡議被提出之前,柬埔寨作為本地區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面臨著諸多重大挑戰,基建滯后阻礙了經濟發展。例如,4號國道這條連接首都金邊和沿海的西哈努克省的重要道路破損嚴重,導致運輸成本增加,經濟增長緩慢。
芒胡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改變了這一局面。該倡議的一大亮點是金邊-西哈努克高速公路,它大大縮短了通行時間,提高了首都與主要海港之間的連通性。這不僅促進了經濟活動,還提高了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
另一項重要成就是2023年啟用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這座現代化機場吸引了更多國際航班和游客,提升了柬埔寨作為旅游目的地的聲譽,也為促進疫后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項目體現了柬中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積極合作,給基礎設施、旅游和經濟增長等領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它們不僅改善了柬埔寨人民的生活質量,還鞏固了柬埔寨在全球經濟和旅游業中的地位。
芒胡認為,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柬埔寨的“五角戰略”對接,產生了強大的協同效應,對雙邊及區域合作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柬埔寨新一屆政府將經濟增長、基建發展和改善人民福祉作為優先事項。這些目標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互聯互通、促進共同繁榮的重點完美契合。
芒胡指出,對柬埔寨而言,這一倡議為大規模基建項目的實現提供了關鍵支持。高速公路和機場等實實在在的成果展現了互利共贏,證明了倡議的價值,也吸引了更多參與者。
芒胡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越來越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不給參與者設置附加條件,從而在那些強加政治或經濟條件的傳統援助之外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對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這種模式在滿足關鍵基礎設施需求的同時維護了它們的主權。
柬中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的合作不僅促進了柬埔寨的發展,也深化了兩國關系。
編輯: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