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老年人參加“購房旅游團”受騙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事情發生在湖北,劉先生的母親參加了一個四百元的低價旅游團,到達目的地后就有房產銷售向老人推銷房產,最后老人花費實際房產價值的四倍購入了一套海景房,并背上了10年房貸。(12月8日 紅星新聞)
其實這起事件中的旅游團就是個幌子。實際上他們先以超低價的報名費吸引“愛貪便宜”的老年人,將其帶至旅游目的地,再安排房產銷售用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話術哄騙他們,讓其對房子產生興趣,一步一步引誘老年人走入購房陷阱。最終心甘情愿支付高于實際價值幾倍的價錢買房,甚至不惜背上巨額貸款。
“旅游購房團”并不是一個新鮮詞了。除劉先生外,不少有著類似經歷的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省吃儉用了一輩子的爸媽,出去旅個游,回來竟背上了巨額房貸。更糟糕的是,有的父母不僅對家人隱瞞此事,還處處為房產銷售說話,更有甚者偷偷變賣家里的物件抵扣房款,讓蒙在鼓里的子女煩惱不已。
以賣房為目的的低價旅游團看似漏洞百出,對老年人為何卻一騙一個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年人防騙意識淡薄,鑒別能力低下,缺乏相關知識與經驗,不了解這些花樣越來越多的騙局。“旅游購房團”利用群體中容易產生從眾心理,只要有一個老人動心,其他老人也會掉進同樣的“陷阱”。
除此之外,子女也負有很大責任,許多人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與老人缺乏溝通,對老人缺少關注,使得老人在做買房決定時不愿或不敢與子女商議,導致悲劇發生。同時,由于交易手續完備,并沒有實際有效的證據表明這群人專門“設計”老年人上當,無法對這些人進行直接有效的處罰。
因此,想要杜絕此類案件再次發生,還應從多方入手。老年人應該積極提高自身的防騙意識,在生活中提高警惕,多向子女溝通、求助。更應付諸行動的還是子女,增加與老人的溝通和交流,多關注父母的想法與動態,主動將一些常出現的騙局套路提前告知老人,幫助他們培養防騙意識與鑒別能力,以防此類明目張膽的騙局再次發生。
旅游購房團騙局只是眾多套路中的一個,現實生活中也不止老年人一種受騙群體。花樣百出的騙局警示我們,詐騙之心不可有,防騙意識不可無。針對旅游購房團這類的專騙老年人陷阱,各方亟待引起重視,協同樹立防范意識、面對各式騙局,不讓居心不良者有機可乘。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