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部門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監管力度,督促其提升執業質量。據統計,今年以來,數十家會計師事務所被證券監管部門作出行政處罰、行政監管措施等。有4家會計師事務所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或經營業務6個月,1家會計師事務所被暫停經營業務12個月。
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之一,會計師事務所為上市公司等市場主體提供審計等服務,運用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對市場主體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準確的評估,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提高資本市場財務信息披露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個別會計師事務所心存僥幸,合規意識松懈,參與財務舞弊的行為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財產損失、人員流失、客戶解約,這些都是“問題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從過往案例來看,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在遭受重罰后,其會計師成員往往會“跳槽”去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繼續執業。部分會計師還會直接攜客戶“轉所”。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或經營業務6個月后,接連被數百家上市公司“解約”,公司業務遭到重創,無疑給整個審計行業敲響了警鐘。
依據相關規定,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在聘任審計機構時,對于擬聘任的會計師事務所近3年因執業質量被多次行政處罰或者多個審計項目正被立案調查等是需要保持高度謹慎和關注的。結合實際案例來看,公司所聘請的審計機構一旦被罰,其首發或再融資項目均會受到牽連,不得不按下“暫停鍵”。基于謹慎性原則,上市公司與這些“問題所”解約無可厚非。
筆者觀察到,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或經營業務期滿后,自11月中旬起,部分會計師事務所接連解約的現象有所好轉。例如,11月14日,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告及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審計機構,公司擬繼續聘任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公司2024年度審計機構,審計費用為180萬元,與上期審計費用相同。12月4日,南京寒銳鈷業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公司擬續聘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2024年度審計機構,審計費用為210萬元,較上年度減少44.4萬元。
這份來自“老朋友”的信任來之不易,筆者希望“問題所”們在經歷強監管的洗禮后能有效筑牢合規意識和審計風險防范意識,全力以赴對待每一個項目,緊抓質量提升主線,守住誠信操守底線,筑牢法律法規紅線,把上市公司存在的風險隱患充分揭示出來,切實發揮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護航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