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連續拋售。
12月10日,韓國股市大幅反彈。截至收盤,韓國綜合指數、韓國創業板KOSDAQ指數均漲超2%。這是上周戒嚴令風波導致該國陷入政治動蕩以來的股市首次上漲。
不過,數據顯示,在此輪政治動蕩之前,外資就已經在逃離韓國股市。韓國官方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外籍投資者在韓國股票市場凈賣出4.15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0億元),這是外籍投資者連續4個月凈拋售韓國股票。
外籍投資者持續賣出
韓國金融監督院發布的《11月外國人證券投資動向》資料顯示,上月外籍投資者在韓國股票市場凈賣出4.154萬億韓元,連續4個月凈拋售韓國股票。與此同時,外籍投資者買入1.4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的債券。
從地區來看,美洲、歐洲、亞洲等地的凈賣出規模較大,分別超過1.6萬億、9000億和5000億韓元。
從國家來看,美國、盧森堡、新加坡在凈賣出榜上排名前三,分別出售了1.39萬億、6680億和5490億韓元的股票。
韓國股市持續低迷
外資持續賣出或許可以部分解釋韓國股市近期的表現。
事實上,在近期韓國政壇動蕩打擊股市之前,韓國股市便已經進入調整階段。韓國綜合指數從7月開始調整,并連續5個月下跌。截至發稿,韓國綜合指數自7月以來下跌幅度超過13%,韓國創業板KOSDAQ指數下跌幅度超過20%。12月9日,KOSDAQ指數甚至創下了2020年4月24日以來的新低。個股方面,三星電子、浦項鋼鐵等權重股股價均大幅下跌。
分析師表示,韓國市場的集中度高,信息技術行業的權重占比達到35.7%,其次是工業和金融,上述三個板塊占據指數約三分之二的市值,因此,權重股的波動對韓國指數的影響更為突出,三星電子的持續下跌顯著拖累了韓國股市,今年以來三星電子的股價跌幅達到32%。
韓國經濟基本面對股市的影響則更加直接。
作為一個高度對外開放的經濟體,韓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常年高于70%,在半導體、石油化工產品以及汽車等領域具有出口優勢。2024年以來,盡管韓國芯片出口仍保持較快增長,但受外部需求走弱影響,韓國出口同比增速呈現波動下行態勢。受出口增速下行拖累,韓國2024年實際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3.3%逐步下降至三季度的1.5%,經濟呈現出一定疲軟態勢。
而新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否會對韓國祭出關稅大棒則同樣對投資者造成心理影響。
大信證券策略師李慶民表示,隨著韓國國內政治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應做好應對本地金融市場短期波動性激增的準備。韓國綜合指數出現“最壞情況的可能性上升”,持續下跌可能使得韓國綜合指數因為市場累積的疲憊、失望、投資者情緒極度低落以及供需狀況而出現波動。
為了提振股市,自去年以來韓國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具體包括禁止賣空、股市穩定基金,并計劃通過資本市場改革以消除折價現象,取消資本利得稅、提升企業價值等,有意效仿去年東京證券交易所提出的公司治理。
但外國投資者的持續離開,或會使得韓國政府的一系列提振股市的政策效果打折。
(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