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繼續重塑全球格局,帶來推動互聯互通、合作和可持續發展的空前機遇。這個富有遠見的計劃已成為多邊主義和共同繁榮的力量的實際證明。
文章指出,在尼泊爾總理奧利最近訪問北京期間,尼泊爾和中國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框架協議,這標志著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強化了該倡議對南亞和其他地區的變革性影響。
尼泊爾的決定凸顯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經濟增長和基礎設施發展平臺的吸引力。協議也代表了尼泊爾實現其成為“陸聯國”遠大抱負的新時代的曙光。
文章稱,長期以來,“陸鎖國”的地理狀況一直令尼泊爾深受其苦,對該國的貿易和經濟多元化構成嚴重挑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通過最先進的基礎設施和貿易走廊,幫助尼泊爾接入更廣闊的市場,從而提供克服這些障礙的“生命線”。通過推動構建跨喜馬拉雅互聯互通網絡,一系列設想中的工程項目有望讓尼泊爾經濟更好地融入該地區充滿活力的經濟結構。
文章稱,奧利總理把中國作為上任后的第一個出訪國的決定,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它象征著尼泊爾將轉向多元外交,并承認中國是其發展征程中的關鍵伙伴。奧利與中方領導人的會晤凸顯出這種建立在相互信任與尊重和共同目標之上的雙邊關系的深度和廣度。
文章稱,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中國對尼泊爾的承諾也具有變革性。該倡議對可持續發展的強調符合尼泊爾的需求,從而將確?;A設施的升級有助于環境保護和當地社區福祉。此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包容性氣質與尼泊爾通過創造就業、促進創業和推動創新來激勵本國人民的抱負異曲同工。
批評者通常透過地緣政治競爭的狹隘視角來看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過,尼泊爾和中國的框架協議可以成為對這種說法的反駁。它證明了小國如何能夠借助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應對自己獨特的發展挑戰,同時促進地區穩定和協作。
文章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好處遠遠超出經濟增長的范疇。它代表的是一種融文化交流、技術創新和環境管理于一體的整體性發展方式。
對整個南亞地區來說,尼泊爾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聯系具有重要意義,為其他國家把多邊互聯互通作為取得進步的途徑開創了先例。隨著更多國家加入這一倡議,涵蓋整個地區的一體化貿易網絡和文化交流的潛力不斷增強,從而將為建立一個聯系更緊密、更和平的南亞鋪平道路。尼泊爾處于南亞和東亞十字路口的戰略地位,將強化其作為兩個充滿活力地區之間的橋梁的作用。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改善互聯互通,尼泊爾可以把自己打造成貿易、旅游和投資的區域樞紐,從而為經濟增長和發展釋放新的活力。
文章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合作共贏原則。對尼泊爾來說,這一倡議代表了克服地理制約因素和發揮其作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國家的全部潛力的機遇。
尼泊爾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關系變化歷程,將成為發展中國家在一個相互聯系的世界中爭取一席之地的希望燈塔。它證明了,在擁有遠見、伙伴和決心的情況下,挑戰可以轉化為推動增長和共享繁榮的機遇。
該倡議是一項旨在走向更光明、更包容的未來的行動。隨著尼泊爾開始與中國一道踏上這一變革性旅程,它將為各國樹立通過合作謀求進步的榜樣,而這種伙伴關系也將激勵尼泊爾,并為全球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價值觀——作出貢獻。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