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的拉動力,事關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央提出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背景下,銀行業作為金融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消費工作中大有可為。
在信貸支持方面,應進一步優化消費信貸產品結構。除了傳統的家電、家裝、汽車領域,銀行還應加大對旅游、文化、醫療等新興消費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比如,針對職業技能培訓、醫療美容、文化旅游等領域推出專項低息貸款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在多元場景下的資金需求。同時,簡化貸款審批流程,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快速精準地評估,讓消費者能更便捷地獲取資金,及時將消費意愿轉化為實際行動。
在支付服務領域,可以進一步拓展移動支付場景。銀行應加強與各類商家的合作,無論是大型商場、連鎖超市,還是農貿市場、街邊小店,都應實現無縫對接銀行支付系統,為消費者提供安全、高效、多樣化的支付選擇。還可以聯合商家推出滿減、折扣、返現等支付優惠活動,刺激居民消費需求,提高消費頻次與金額。
創新金融服務也是關鍵。銀行可以打造消費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整合消費信息、信貸產品、理財規劃等功能。消費者在平臺上不僅能申請貸款,還能獲取個性化的消費和理財建議,實現消費與財富增值的協同規劃。此外,銀行可以與電商平臺深度合作,開展金融服務嵌入,如在電商購物界面直接提供分期付款、消費信貸申請入口,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金融體驗。
在新能源汽車下鄉、家電下鄉等工作中,銀行同樣可以發揮積極作用。銀行可以和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家電生產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聯合推出購車、購買家電的優惠套餐,消費者在購買指定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或家電時,除了享受企業自身的折扣外,還能獲得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優惠,如貸款貼息、手續費減免等。同時,加強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作,配合政府部門做好相關補貼資金的發放、監管等工作,借助政府的公信力開展金融服務推廣等。
總之,在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過程中,銀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優化信貸支持、拓展支付場景、創新金融服務等多維度舉措,將有效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同時也可以為銀行自身業務發展拓展更加廣闊的空間,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消費環節的良性互動與共贏發展。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