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對外經濟合作的重要市場主體,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出以來,國資國企積極響應,在140個共建國家參與投資合作項目5000多個,在推動共建國家互聯互通、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的國資國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使一個個基礎建設、民生工程在沿線國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長三角地的國資國企堅定“走出去”戰略,參與到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來,為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作為建設中的重要力量,中國二十冶深耕細作東南亞核心片區,持續向非洲及中亞各國拓展市場。其中,中國二十冶在斯里蘭卡承接了斯里蘭卡CKE、OCH、CEP三條高速公路項目,并針對該地區泥炭土超高含水率、超高空隙率、超高壓縮性的特點進行研究,通過技術研發和創新應用,自主研發泥炭土復合地基—超載預壓綜合處理方法,解決了泥炭土地基沉降固結及工程應用的難題。斯里蘭卡科倫坡外環快速路工程(OCH)項目的建成,意味著里蘭卡機場高速、南部高速和中部高速形成路網樞紐,從機場到南部馬塔拉的交通時間從4小時縮短至2.5小時,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此外,在阿爾及利亞薩拉集水管線項目中,中國二十冶克服施工工序復雜、技術含量高、整體規模大、施工條件惡劣等困難,幫塔曼拉塞特地區二十余萬居民解決用水問題。
上海寶冶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參加“一帶一路”沿邊國家的地標性建筑及促進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其中,承建的越南河靜鋼廠的煉鋼、石灰窯、水處理、全廠鐵路系統等項目,為“一帶一路”國際產能與裝備合作建樹了冶金建設樣板工程。在參與科威特醫保醫院項目中,公司利用數字建造技術,通過BIM技術打造虛擬建筑模型,加強管理、優化配置,并利用該模型指導建設運營全過程,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項目的建成也提高了科威特的醫療保障水平。
深化能源合作,共筑綠色未來
隨著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逐步深化,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成為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議題。長三角國資國企響應號召,用實際行動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上海電力(馬耳他)控股有限公司以馬耳他為支點,構建了輻射地中海周邊及中東歐的清潔能源網絡,其中,2017年實施的D3電廠的油改氣工程實現了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此外,上海電力還積極加快步伐,將清潔能源布局推向更遠區域。上海電力匈牙利Tokaj光伏項目是國家電投第一個境外戰略性項目,也是匈牙利最大的安裝跟蹤支架光伏場站,整體投運后,預計每年減碳量可達22.2萬噸。
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總裝機1400萬千瓦時,年均發電量900億千瓦時,其中巴西伊泰普±600千伏直流送出改造項目是促進巴西南北能源互通,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項目。
據了解,國家電網華東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在該項目中主要承建送受端現有換流站的直流控保系統、換流閥、直流場、穿墻套管等主設備的升級改造。改造項目分為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更換閥廳4內所有電氣設備已順利完成并且投入商業運行。第二階段為兩站的雙極1改造和雙極2改造,預計將于2026年8月全部完成。
促進民心相通,加強文化交流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社會根基。
上海寶冶在境外項目中積極履行當地社會責任,始終以文化交流為依托,給當地提供就業機會,推進屬地化員工比重和培養計劃;多次開展困難幫扶、愛心捐贈、公益服務等系列活動。此外,上海寶冶還以志愿者形象參與當地建設,如寶冶柬埔寨海外志愿者團隊,組織海外員工志愿者開展支教、公益服務等志愿服務行動。
中國二十冶在境外項目建設過程中,曾對駐在國孤兒院、社會福利組織、學校、寺廟等進行過多次捐贈;在雨季造成水患時,無償提供機械設備、材料為附近受災區域疏通河道、修復洪水沖毀的道路和部分公共設施。同時,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聘用大量屬地員工,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以帶教方式培養了大量施工、技術、測量、機修及綜合管理人才。此外,項目部每年在中國傳統節日及駐在國重大節日期間,邀請當地員工共賀節日;積極組織中外員工參加各類球賽,增進了雙方人民的互融互通。
展望未來,長三角地區國資國企將繼續攜手并進,通過深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能源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和增進人文交流等舉措,為沿線國家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和發展機遇。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的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
來源:企業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