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特列什·馬馬哈托夫13日表示,高效的經濟管理體系和明確的經濟發展規劃,確保了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這是中國經濟對外資最大的吸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把舵定向,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馬馬哈托夫說,在國際局勢日益緊張、保護主義抬頭、生產鏈斷裂、物流困難等背景下,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面對復雜國際形勢,中國一直在兌現開放承諾。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達到30%,這足以說明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方針的正確性。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4.8%的增長。對此,馬馬哈托夫說,近年來,中國依然保持了強勁的經濟增長。這種增長不是體現在數值上,而是體現在經濟增長的質量上。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在這一階段,經濟增速不會處于較高水平,但擴大內需、發展高技術產業和綠色經濟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日益增大。在如此復雜全面的結構性調整背景下,中國經濟依然能夠實現接近5%的經濟增長,這是非常難得的成果。”馬馬哈托夫說。
他還強調,開發應用新技術、加速發展“綠色經濟”等是中國經濟持續結構性變革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啊G色轉型’讓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獲得了巨大動力,也幫助中國顯著改善了環境?!瘪R馬哈托夫認為,不管是電動汽車的生產與使用,還是“綠色”技術的出口,中國已經成為“綠色經濟”發展的領導者。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