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經自貢市警方縝密偵查,破獲一起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經查,犯罪嫌疑人黃某等三人,在出租屋內進行牛肚制品生產加工,為保持食品“新鮮度”,三人使用甲醛兌水的方式對牛肚進行浸泡。該案涉案金額高達200余萬元,嫌疑人已于近日移送起訴。(12月16日 四川觀察)
食品安全關乎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此案件無疑再次將這一嚴峻議題推到公眾視野的焦點位置,引發(fā)我們深深的憂慮與思考。
甲醛,作為一種被明確知曉對人體危害極大的化學物質,長期食用被其浸泡的毛肚,會給人體的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傷,甚至可能誘發(fā)癌癥等重大疾病。在這起案件中,不法分子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顧消費者的健康安危,將甲醛用于毛肚保鮮處理,使得原本應該是餐桌上美味佳肴的毛肚,淪為了隱藏在人們身邊的 “健康殺手”。這種行徑嚴重違背了基本的商業(yè)道德與法律底線,其帶來的惡劣影響不僅僅局限于受害者個體的身體損害,更在社會層面引發(fā)了對食品安全體系的信任危機。
深入探究這起案件背后的根源,不難發(fā)現利益的誘惑是驅使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的重要因素。在追求高額利潤的畸形心態(tài)驅使下,他們選擇了成本低廉的劣質毛肚,并妄圖借助甲醛的防腐保鮮功效來蒙混過關,以次充好投放市場。這種短視且喪心病狂的行為,反映出部分商家嚴重缺失社會責任與法律意識,在金錢面前迷失了自我,將消費者的健康權益視如草芥。
同時,這一案件也無情地暴露了當前食品監(jiān)管體系存在的漏洞與不足。不法分子能夠長時間在出租屋內從事非法的毛肚加工活動,并且將大量問題毛肚順利流入市場,這表明在食品生產源頭以及流通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工作仍存在疏忽與滯后之處。監(jiān)管部門沒有及時察覺并截斷這一黑色產業(yè)鏈,凸顯了日常監(jiān)管機制的不完善以及監(jiān)管力度的薄弱,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也為類似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fā)埋下了隱患。
市場監(jiān)管部門肩負著保障食品安全的神圣使命,面對如此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必須深刻反思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進。首先,要加大對食品生產源頭的監(jiān)管力度,增加巡查頻次,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監(jiān)管效能。其次,在食品流通環(huán)節(jié),要嚴格執(zhí)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食品運輸車輛、倉庫、銷售場所的檢查,建立健全食品追溯體系,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查可控。再者,要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強大的監(jiān)管合力,對于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堅決打擊,提高違法成本,讓不法分子不敢以身試法。
四川警方破獲的甲醛泡毛肚案為我們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做出相應對策,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共同守護好我們 “舌尖上的安全”。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