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日前在采訪調研中了解到,各方加力落實助企幫扶政策,為企業出實招解難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先是科創天使投資公司投了200萬元股權融資,隨后,兩家銀行跟進貸款支持1000萬元。”去年8月在天津創業的何建軍說,初創關鍵時期的“血液輸送”為公司裝上了發展“發動機”。
不久前,天津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中心又給何建軍提供1500萬元的擔保。目前,何建軍團隊研發的鎳基焊接材料開始試生產,市場前景廣闊。
融資“活水”,助力民營企業邁過初創難關。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10月末,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4.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6%;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3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
持續推進減稅降費,降低民營企業經營成本,有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864.6億元,占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的75.7%。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業享受稅費減免9461億元,同比增長6.7%。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針對妨礙市場公平準入、限制企業跨區遷移等問題,有關部門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便利企業發展。
“只填了新地址,政府就幫我們都搞定了!”重慶錦似春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女士說,公司準備遷移城區,本想為執照、稅務、社保等遷移多預留一個月時間,沒想到“遷移一件事”可以把公司的執照、稅務、社保等一并辦結,不僅效率提高了,還連帶省了一個月房租。
涉企收費問題關系企業核心利益,治理亂收費是為企業減負的重要舉措。安徽持續加強涉企收費監測監管,動態掌握企業負擔情況、及時發現涉企違規收費線索;河南通過建立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實施部門聯合抽查檢查等形式,提升協同監管能力……多地拿出實招硬招,著力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加快推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公平競爭審查條例》……一系列惠企政策舉措出臺落地,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為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發展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發展要素支持進一步強化、發展工作機制更加完善,民營經濟持續發展壯大。
從量上看,2012年至2023年,民營企業占全國企業總量由79.4%提高至92.3%、達5300余萬戶,個體工商戶由4000余萬戶增加至1.24億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500萬戶。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619.1萬戶。
從質上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設“四新”經濟民營企業271.8萬戶,占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四成。截至9月底,我國“四新”經濟民營企業達到2181.6萬戶;新設“數字經濟”民營企業81.5萬戶,占到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13.2%。
當前,企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1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2,較10月上升0.2點,連續2個月上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斷完善適應各種所有制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推出務實管用舉措,狠抓政策落地落實,全力優環境強服務、破壁壘解難題、疏堵點提信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