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陽銀行發布公告,披露了與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案件的進展。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公司支付貴陽銀行雙龍航空港支行(以下簡稱雙龍支行)借款本金約2.92億元及利息、罰息、復利;支付商業銀行承兌匯票墊付款12.92億元及逾期利息。深圳(正威)集團、王文銀、劉結紅、華威聚酰亞胺公司對上述判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貴陽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已嚴格按照《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要求,將此次訴訟所涉貸款、墊款納入不良,并已對所涉貸款、墊款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據了解,2021年6月,貴陽銀行雙龍支行與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公司簽訂了《綜合授信合同》,約定授信16億元人民幣,期限為3年。深圳(正威)集團、王文銀、劉結紅、華威聚酰亞胺公司為該筆授信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并以相關公司名下16套房屋提供抵押擔保。
相關合同簽訂后,雙龍支行已履行完畢相應的貸款發放及匯票承兌義務,由于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歸還借款本息及票據墊款,相關擔保人也未履行擔保義務,貴陽銀行于2024年2月7日向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天眼查信息顯示,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文銀。正威控股集團公司100%控股深圳正威(集團)公司,后者控股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王文銀已均被標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的標簽。
實際上,近年來,貴陽銀行多次“踩雷”,除正威系外,還涉及與貴州九州名城房地產開發公司、恒大集團等相關的貸款糾紛。
此外,貴陽銀行財報數據的表現也不盡人意。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貴陽銀行資產總額7195.99億元,較年初增長4.58%;貸款及墊款本金總額為3441.39億元,較年初增長6.20%。
盡管資產規模有所增長,但其經營業績明顯下滑。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個季度,貴陽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09.3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2%;實現凈利潤40.5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85%。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0年至2024年三季度末,貴陽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3%、1.45%、1.45%、1.59%和1.57%,關注類貸款比例則從2.41%上升至3.87%。
(來源: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