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原木期貨在大商所掛牌交易,次日,原木期權也同步亮相。上市一個月來,原木期貨市場運行平穩有序,價格走勢符合預期,功能作用初步發揮,產業客戶穩步增加,獲得了多方關注與認可。
截至12月18日,原木期貨共計運行23個交易日,期間累計成交量141.05萬手(單邊,下同)、成交額1017.10億元,日均成交6.13萬手、日均持倉量2萬手;原木期權共計運行22個交易日,期間累計成交量7.55萬手、成交額2.31億元,日均成交量3432手、日均持倉量9915手。從價格走勢來看,12月18日原木期貨主力合約LG2507收盤價809.5元/立方米,較上市首日收盤價764元/立方米上漲5.96%,相較掛牌基準價810元/立方米下跌0.06%。
國泰君安期貨研究員高琳琳表示,原木期貨上市首月表現與市場預期較為一致?,F貨市場方面,供應端短期維度12月上旬原木抵港較為集中,長期維度上我國原木的主要進口來源國新西蘭正處于輻射松采伐的高峰期,對我國的年供應量預計維持在1800萬立方米左右,供應充足;需求端國內逐步進入年前淡季,目前現貨價格雖短期受到年前傳統備貨的驅動,但持續性不足,主港整體去庫速度放緩,部分港口已切換至被動補庫周期。綜上,在開盤首周出現較大波動后,之后一段時間原木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主要在785—815元/立方米的范圍內維持區間震蕩。
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原木期貨的上市,對于我國林業產業安全穩定發展、實現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重慶市林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羅廉表示,原木期貨作為一種金融工具,有助于指導西南地區馬尾松、柳杉等國產優勢樹種的合理定價,從而提升國產材的經濟價值,促進其廣泛流通與應用。這為重慶國儲林項目充分履行“為國儲材、為國出材”戰略職責提供了有力支持與保障。
這一個月里,包括多家大型原木貿易商在內的眾多企業已經開展了套保交易。據浙江物產森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物產森華”)董事長蔣坤介紹,原木期貨上市以來,物產森華圍繞期貨業務進行了兩方面的布局,一方面結合進口貿易開展需要進行套期保值,并將借助期貨工具實現風險對沖作為長期錨定的目標;另一方面完善研究框架,加強對基差、月間價差的研究深度。
在原木整體產量排名國內第一的廣西,已經有基于原木期貨的“保險+期貨”項目落地。11月份,紫金財險先后聯合創元期貨、中信期貨,在河池市金城江區拔貢鎮、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鄉以及百色市右江區大楞鄉開展了原木“保險+期貨”項目。據紫金財險廣西分公司三農事業部負責人王曉介紹,投保的林農在當地種植松樹、杉木等近千畝,現在進入砍伐周期,但受到木材價格波動的困擾,林農很難掌控銷售收入和砍伐節奏。而原木“保險+期貨”能夠幫助他們獲得穩定的收益,使其更有計劃地向林業部門提出砍伐申請而不必擔心市場行情波動的影響。
此外,據了解,原木期貨的首筆期轉現業務已于12月17日完成,參與該筆業務的雙方分別是山東隆盛進出口有限公司和日照德信聯森木業有限公司。買賣雙方均表示,通過此次期轉現,公司對期轉現業務、原木期貨交割流程、標準以及與現貨貿易的差異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為后續更好參與原木期貨市場、順利進行交割積累了經驗。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做好原木期貨市場建設發展各項工作。一是繼續強化市場監管和風險防范,從嚴查處各類可能的違規違法交易行為,確保原木期貨和期權安全平穩運行,切實保護市場參與者權益;二是繼續開展期轉現交割和模擬交割,做好交割倉庫、質檢機構培訓和增設等準備工作,保障2507首月交割平穩順暢;三是堅持立足服務實體經濟,持續做好產業培育,幫助各類產業主體用好原木期貨和期權,助力產業穩鏈強鏈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