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大,不大大的那羊鏟鏟喲,把那個富路開。不長長,不長長的那羊鞭鞭,牽著幸福來。岢嵐人聽見羊羔羔叫,好比那蜜罐罐懷里揣……”
每天清晨,當太陽從東面的山頂剛冒出頭,家鄉的山坡上就會傳來一陣陣腔調不一的牧羊曲。村民們站在村口,向村子四周的幾面山坡望去,便會看到綠油油的草坡上,撒滿了一只只潔白的羊兒。那些游動的羊兒,就像清晨純凈的藍天上飄落下來的一朵朵白云,在青山綠水間徜徉。
家鄉岢嵐縣地處山區,位于晉西北黃土高原中部,全縣可利用的天然牧場面積有139萬畝。每一個村莊大都依山而筑,逐水而居。村子周邊的山上森林覆蓋,植被豐茂。大大小小的天然牧場里除生長著上千種適合放牧的山草外,還有沙棘、黃芪、黨參等數不清的中草藥。漫山遍野還生長著家鄉特有的小地柏、側柏等柏樹。這種小柏樹一叢叢地呈灌木狀生長著。每年的初春季節,各種柏樹會萌發出灰綠色的果實,秋冬季節果實成熟后,每一株小柏樹上會結出成千上萬顆棕紅色的柏果,每一顆柏果里有三到五粒柏籽。
村民們家家戶戶在野外放牧生長的羊群,每天被雇來的放羊漢的羊鞭、羊鏟還有酸溜溜的信天游吆喝到天藍草青水碧的山坡上,撒著歡兒啃食青草、中草藥,還有柏葉、柏籽,飲用山澗里流出來的清泉水。
常年吃著柏葉、柏籽等綠色、環保、健康飼草長大的羊,家鄉人給起了個獨特的名字:“柏籽羊”。由于柏葉、柏籽還有滿山遍野的野生藥材具有安神、養心、潤燥等藥用功能,羊吃了這些植物,羊肉也具備了同樣的藥用功效。
由于羊群常年在野外放牧,羊兒逐草而食,渴飲山泉,跳石越澗,翻溝跨梁,大量的運動使羊的全身肉脂緊致,分布均勻,尤以腿部肌肉十分堅實。這種羊,當地老百姓又給取了一個俗稱:“跑坡羊”。
柏籽羊肉是家鄉著名的傳統特產,素以鮮嫩清香、無腥膻味而聞名,被外地人譽為“動物人參”“補心丸”。柏籽羊肉,肉質緊實,紋理清晰,肉油分明,肥嫩細膩,肉質呈紫紅色,油色潔白如玉,與其他地方的羊肉大不一樣。用柏籽羊肉做成的肉菜、肉餡,不膻不膩,而且有柏樹的馨香,風味獨特,食之回味無窮。長期食用可以補氣養血,潤膚明目,開胃健脾,健腰強膝。2013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岢嵐縣柏籽羊肉”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使家鄉的柏籽羊肉成為遠近聞名的知名產品和地方特產名片。
家鄉人以養羊為長,因羊而富。在全縣19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養起了一百多萬只羊,養羊數量、人均戶均養羊數、絨毛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山西第一,有“騎在羊背上的縣”和“三晉絨山羊第一縣”的美譽,家鄉的養羊業已成為山西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農業產業。
家鄉因羊而聞名,小小的縣城里應運而生了一百多家羊肉特色飯店。光著名的羊肉美食一條街上就分布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家羊肉館兒。在羊肉的加工烹調制作上,家鄉人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依據家鄉的氣候、習俗、口味,創造出了一百多種羊肉美食食譜,品嘗家鄉羊肉美食,成為外地游客的必選項目。
如今,家鄉人民建起了羊肉加工廠、絨毛廠、地毯廠、皮革廠,生產的柏籽鮮羊肉、羊絨被、皮革服裝、純毛地毯等成為遠近聞名的暢銷產品。在當地政府部門的主導下,在全國各地建立起經銷點,專門銷售家鄉的羊產品。同時,家鄉有頭腦的年輕人,將最具代表性的柏籽羊肉和其他特產紅蕓豆、銀盤蘑菇、羊肚菌、沙棘、小雜糧等分別注冊了商標,借助電商渠道,一股腦兒地銷往全國各地。有的產品甚至遠出國門,漂洋過海,飛到了外國人的餐桌上。
柏林森郁,羊兒潔白。如今的家鄉人,說起自家養的那一群羊,喜溢言表地說:“家里養上一群羊,房子、車子、票子,想要啥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