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瓶片期權將于12月27日在鄭商所掛牌上市。據了解,為配合期權新品種上市,幫助投資者了解使用瓶片期權,鄭商所近日已在仿真環境開展期權仿真交易。我國瓶片產銷量均居世界首位,相關產業企業數百家,整體避險需求較大。瓶片期權的上市,可以豐富聚酯產業鏈風險管理“工具箱”,進一步提高產業鏈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
據鄭商所先前發布的瓶片期權合約征求意見稿,瓶片期權多數合約條款與已上市期權保持一致,其中交易單位為1手標的期貨合約,方便投資者對沖期貨部位風險,有利于投資者熟悉和掌握。報價單位為元(人民幣)/噸,漲跌停板幅度與標的期貨相同,行權價格數量為覆蓋標的期貨合約上一交易日結算價上下浮動1.5倍當日漲跌停板幅度對應的價格范圍,行權方式為美式。
為了讓瓶片期權合約更貼近企業需求、方便運用,在瓶片期權研發過程中,鄭商所結合瓶片特點,對最小變動價位、最后交易日(到期日)、行權價格及合約月份等合約條款進行重點研究和設計,并對期權交易、投資者適當性、做市商、套期保值以及套利交易等業務實施細則進行了梳理。
在瓶片期權合約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之前,鄭商所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市場調研,針對上市瓶片期權的經濟價值、可行性及合約(草案)內容,征求了50余家產業企業和期貨公司的意見和建議。被調研單位均表示,瓶片現貨基礎好,期貨運行平穩,相關企業避險需求大,具備上市期權的市場基礎,對瓶片期權合約征求意見稿中具體條款表示認可。
永安期貨研究中心中級分析師顧涵陽表示,瓶片期權的上市,能夠為相關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滿足其對價格風險管理的需求。從具體合約設計來看,瓶片期權的最小變動價位、活躍月份持倉量要求、最后交易日等設計充分考慮了市場交易的需求,有利于集中市場流動性,幫助企業更好地使用期權開展套期保值。瓶片期權上市后,也將與瓶片期貨在運行機制和市場功能上形成互補,促進瓶片市場更加穩定運行。
“瓶片期權最小變動價位(0.5元/噸)為標的期貨(2元/噸)的1/4。從投資者的‘滑點’風險看,最小變動價位關系到買賣報價的‘精度’,在流動性充足的情況下,最小變動價位越小,越有利于降低‘滑點’風險。從交易成本來看,期權最小變動價位設置覆蓋交易手續費成本,有利于提高日內交易者的積極性,為市場發揮功能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活躍月份持倉量與其他聚酯期權活躍月份持倉量要求對應的現貨數量接近,既能及時滿足市場交易需求,也有利于集中市場流動性,提高市場運行效率。”銀河期貨大宗商品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隋斐說。
據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瓶片期權合約月份規定為兩個近月及持倉量超過3000手(單邊)的活躍月份,其中兩個近月合約月份的規定與其他商品期權保持一致。考慮到PTA、對二甲苯、短纖期權的活躍月份持倉量要求為10000手,對應50000噸現貨,將瓶片活躍月份持倉量要求設定為3000手,對應45000噸現貨,與其他聚酯期權品種活躍月份持倉量要求對應的現貨數量接近,既能及時滿足市場交易需求,也有利于保障交易的流動性。
瓶片期貨上市后,相關產業企業風險意識不斷增強,利用期貨工具規避風險的能力逐步提升,但對期權的了解和使用相對較淺。與此同時,隨著商品期權品種上市數量日益增多,投資者學習期權的積極性提高,需求不斷增加。投資者教育在期權上市準備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促進市場各方提升對期權的認知和操作能力,在瓶片期權上市前后,鄭商所將集中組織優質期權講師資源,精心設計培訓內容,完善“高管+操作”的培訓人員體系,為瓶片品種相關產業企業掌握期權工具提供學習和培訓機會、培養期權業務人員,不斷為會員單位培養期權專業人才,促進投資者理性參與。
與此同時,期貨機構作為連接產業客戶與期貨市場的橋梁,為普及瓶片期權相關知識,方便產業客戶了解,在瓶片期權上市前后,相繼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瓶片期權上市的推廣資料,通過趣味圖文宣傳資料用于客戶推廣,以短視頻形式具體形象地介紹瓶片期權相關情況等。
隋斐表示,瓶片期權上市將有助于豐富瓶片產業鏈企業投資工具,便于企業靈活選用金融工具和策略組合,幫助企業穩定生產經營活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更好地實現風險管理和提升套期保值效果。
“瓶片期權上市后,一方面能夠為相關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的風險管理工具,平滑生產波動;另一方面能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交易策略,增加其參與期貨市場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整個市場的定價能力和效率,使瓶片期貨價格更緊密地跟隨基本面變化,提高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顧涵陽稱。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