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1日,第三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以下簡稱“‘一帶一路’農博會”)在駐馬店舉辦。這個國際化的農業合作交流平臺,正推動河南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農業合作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拓展,加快河南農業企業“走出去”步伐。
謀合作,河南土特產走上“洋餐桌”
一顆小蘑菇能夠走向多大的市場?產品遠銷韓國、日本、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鮮品出口量占總產量的50%,蘑菇培養料的出口量占總產量的10%,這是奧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給出的回答。
奧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食用菌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河南地處中原,依靠鄭州航空港可實現中歐班列、飛機運輸等多種物流方式匯集,為公司產品‘走出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該公司董事長李政偉說,蘑菇在海外擁有十分廣闊的銷售市場,“‘一帶一路’農博會吸引了很多國外的參展商,不僅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國外市場,也為我們創造了合作機會,有助于進一步拓寬蘑菇出海通道。”
農產品走向世界不僅是趨勢,更是務實之舉。用信陽毛尖干杯,為正陽花生點贊……巡館期間,外國友人紛紛為河南特色農產品叫好。為幫助河南土特產“走出去”,會展期間,還專題舉辦了“豫農優品”走出去海外推介活動。
促發展,探索農業新質生產力
在高端農業裝備展區,一臺擁有銀色外殼、炫酷造型的大塊頭抓人眼球。“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50馬力輪轂電機電動拖拉機。”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工程師陳泉江介紹,該機器采用分布式四輪驅動系統,先進的驅動系統使整車動力學控制更為靈活,不僅能夠適應復雜地塊的作業,還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業效率。
中國一拖展區內,東方紅智能拖拉機一身亮麗的中國紅,同樣吸睛。“這款東方紅LY1204(G4)智能拖拉機增加了智能化模塊功能,只需連接手機,拖拉機的軌跡、結算等功能都可以一鍵搞定。”中國一拖展區負責人張玉璽說,中國一拖研發團隊和白俄羅斯等國家長期合作,共同致力于智能農機的研發,“十分希望能夠和更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立起技術交流、合作的聯系,共同推動技術進步。”
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以數字化賦能現代農業發展。無人駕駛艙、河南農機云平臺、農業生產環境監測系統……會場上,頻頻可見智慧農業的身影。以會為媒,科技興農,“一帶一路”農博會平臺搭建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科技交流的平臺,將助力農業向“新”而行。
享共贏,繪就協同發展宏偉藍圖
國際展區,馬里國家館展臺前人頭攢動,護膚品企業希爾可可帶來的試用護手霜已見罐底,十分受歡迎。“這是我們和非洲合作的產品。我們和馬里當地合作社合作,采購當地生產的乳木果油等,再回國進行加工。”該展區負責人王耀華介紹。
馬里是西非內陸國家,盛產的乳木果、可可等具有天然的護膚效果。“和馬里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過程,達到的是雙贏的效果,我們的產品已經銷往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王耀華說。
據介紹,該公司的跨國合作不僅解決了馬里當地部分人口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戶收入,而且帶動了兩地經濟往來和發展。該公司還在馬里發起了公益項目,為當地貧困地區兒童捐贈書籍、向村莊捐贈供水設備。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共享農業發展新機遇。“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1年來,河南農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借助此次“一帶一路”農博會契機,河南農業的“朋友圈”將越來越大。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