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低利率時代結束,以及生活成本加劇,加大了日本民眾的個人債務壓力。
目前,日本消費貸款增長率達到16年來的最高水平,家庭借貸也在去年首次超過收入。這樣的情況已經引發負面影響,日本個人破產數量創下自新冠疫情以來的最高水平,與債務相關的自殺事件也在增加。
日本政府擔憂,長期習慣于低利率環境的日本民眾可能一時無法適應新的形勢,并因此陷入財務困境。
家庭平均債務水平高企
日本并不是唯一一個面臨債務問題的國家,不過該國個人債務問題已經顯現一定風險。
由于抵押貸款利率快速上升導致房價不斷上漲,日本家庭的平均債務水平在去年首次超過了平均收入水平。2023年,日本兩人及以上家庭的平均負債達到655萬日元,而年收入為642萬日元。這一首次出現的新情況尤其對年輕的家庭造成沉重打擊。
經合組織的最新比較數據顯示,日本2022年的家庭債務與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達到創紀錄的122%,與美國和英國形成鮮明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陷入債務困境的年輕人數量不斷增加。日本在2022年將成年年齡從20歲降低至18歲,這意味著18歲和19歲的青少年無需父母同意即可簽署消費貸款合同并申請信用卡。而新冠疫情后的消費推動借貸需求,受TikTok等社交媒體上的廣告影響,20多歲人群的借貸需求正在增加。
與年長人士相比,日本年輕人面臨借貸危機的風險更大。日本29歲以下個人賬戶的平均負債額在2023年達到992萬日元,幾乎是10年前的3倍。金融廳官員警告稱,沒有穩定收入的年輕人很容易陷入困境,并可能拖欠債務多年。
日本國家消費者生活中心的數據顯示,2023財年,青少年和20多歲的人有關多重債務的咨詢數量創近10年來最高。青少年的增長尤其驚人,截至今年3月,青少年咨詢案例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為了還款,一些借貸者只能以貸還貸,陷入還債的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下,借貸利率非常之高。據日本金融廳統計,大多數未償還消費貸款的利率為14%至16%。
高壓之下,不少借貸者不得已要申請個人破產。政府報告顯示,在去年,日本超過7萬人申請破產,為新冠疫情來最高。真和法律事務所律師本木茂樹說,以今年1月至10月的法院數據推估,全年的個人破產件數可能攀抵7.5萬至8萬,恐將升至2012年來最多。
連帶與債務有關的自殺人數也升至11年來最高。多次借貸造成的債務問題,被認為是導致更多人自殺的主因之一。2023年,此類自殺人數達792人。
日央行推升借貸壓力
“失去的三十年”背景下,日本的家庭負債問題已經逐漸凸顯。當下,日本央行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動作讓這一問題加重。
與其他主要央行踏入降息通道相比,日本央行逆向而行,提高借貸成本,增加了個人債務壓力。
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央行于1999年采取零利率政策,在很長時間里實行超低利率政策。
作為長期寬松的副作用,產生了日元貶值。今年以來,歷史性的日元貶值水平成為推動日本央行轉向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因素。加之工資和價格之間的良性循環已經顯現,今年3月,日本央行以7:2投票通過結束負利率,將基準利率從-0.1%上調至0—0.1%,這是17年來首次加息。7月31日的貨幣政策決策會議上決定再次加息,將原本為0—0.1%的政策利率(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提高至0.25%。
從經濟學角度,對于家庭和個人來說,利率的提高無疑將增加債務成本。
在日本啟動加息期間,已有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來看,日本央行加息或會令政府、企業及個人債務負擔加重。但長期來看,加息有利于增加國民儲蓄收益、抑制日元過度貶值造成的財富外流,同時還有利于提升企業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讓人力資源更加集中到有競爭力的產業和企業中。所以加息勢不可擋。
目前,日本家庭債務的大約90%與購房成本有關。而房價上漲速度遠快于工資上漲速度,尤其是在東京地區。房地產市場研究公司東京官邸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新建公寓的價格是日本平均年薪的10 倍以上。日元疲軟使得日本的房產對于一些海外買家來說相對便宜,而他們涌入市場也推高了日本房價。
加息環境中,約有四分之一選擇浮動型貸款的家庭尚未準備好具體措施來應對可能因加息而導致的還款額增加。在2024年春季勞資談判大幅加薪之后,如果未來家庭年收入可以保持穩步增長,債務收入比就會得到改善。但是,尚不清楚這種加薪會持續多久。而且由于通貨膨脹持續存在,物價上漲進一步壓縮了普通家庭可用于儲蓄的空間。
今年以來,日本央行累積加息兩次。此后,日本央行已連續3次會議未進行追加加息。日本央行將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政策的前景以及日本國內工資和物價的走勢,明年加息仍存在較強預期。隨著日本央行進一步提高基準利率,債務人的還款能力將愈發令人擔憂。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