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承擔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多重戰略使命。
據了解,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期貨行業發展,啟動《重慶市大力實施“智融惠暢”工程高質量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行動方案(2024—2027年)》,大力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出臺金融機構支持現代化新重慶高質量發展激勵辦法等重大政策13項,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聯合實施細則》《重慶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重慶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文件中納入期貨市場功能發揮、支持企業運用期貨工具應對經營風險、通過期現結合推動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良性聯動發展等相關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黨建和業務的關系,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重慶證監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證監會黨委有關決策部署安排,緊密結合重慶資本市場監管實踐,利用各級各類宣傳陣地,豐富學習形式,積極營造宣傳貫徹會議精神濃厚氛圍,督促引領期貨機構加強黨建引領,推動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努力建設重慶資本市場、助力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行業快速發展,為建設新重慶貢獻期貨力量
據了解,近年來,重慶轄區期貨市場持續平穩運行,行業發展態勢良好,期貨機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得到有效發揮。截至2024年10月末,重慶轄區有4家期貨公司、35家分支機構,期貨法人機構數量居我國中西部地區首位。4家期貨公司總資產、凈資本、實現凈利潤(母公司口徑)近3年累計增長分別為88%、61%、97%。中信建投期貨2023年凈利潤排名行業前列,頭部期貨公司的地位持續鞏固。期貨投資者開戶數、客戶權益近3年累計增長分別為49%、100%。產業客戶數及權益規模呈現較大幅度增長。
在服務實體方面,近年來重慶轄區期貨經營機構開展“保險+期貨”項目600余個,服務農戶和企業5萬余家次,保障金額約90億元,賠付金額近3億元;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通過場外場內期權、倉單融資、基差貿易等服務企業1120余家次,切實踐行期貨行業宗旨使命,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貫徹落實《意見》要求,強化監管嚴防風險
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七部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系統全面部署了期貨市場強監管、防風險、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和工作安排,為我國期貨市場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意義十分重大。重慶證監局圍繞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意見》部署,扎實推進三方面工作。
一是及時組織學習宣導。集中學習會議和文件精神,專題研究重慶轄區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安排和落實舉措,進一步厘清監管思路和著力點。印發工作通知,廣泛動員部署,組織集中學習、座談研討,從加強黨的領導、守牢風險底線、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引導期貨機構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開展專題培訓,邀請專家就學習貫徹《意見》精神做專題講授,會同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交易所等單位與市級相關部門座談,進一步增強共識,匯聚發展合力。
二是強化監管嚴防風險。把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全面嵌入監管工作,通過強化股東股權管理、公司治理、業務經營、聲譽管理、網絡安全等全過程監管,多維度完善重慶轄區期貨公司畫像體系,進一步提升風險響應和處置能力,守牢風險底線。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強化全鏈條追責問責,對查實的違法違規問題依法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力促合規經營。督導重慶期貨機構保障安全生產,持續提高信息安全水平。引導鼓勵期貨機構強化科技賦能,穩步推進數字化轉型,取得較好成效。中信建投期貨的數字化轉型案例獲評行業優秀案例,獲得2024年度金融科技發展獎。發揮專業調解組織功能,指導糾紛調解工作站積極化解糾紛、促成和解,從根源上息訴息訪,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三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引導支持重慶期貨機構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督促機構立足重慶市“智融惠暢”工程高質量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行動方案,加大對“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416”科技創新布局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供給力度。突出期貨市場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資源配置等功能,聚焦地區特色農產品(油脂油料、生豬)、有色金屬(電解鋁、銅)、煤化工(甲醇、尿素)、鹽化工(玻璃、純堿、燒堿)、氧化鋰、工業硅等優勢產業,推動行業機構為上下游產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聯合期貨交易所、市級有關部門開展調研,就期現貨市場聯動發展、助力實體企業運用期貨工具等協同發力,共建重點項目清單,推進期貨交割庫布局。推動重慶首批獲設原木期貨交割庫,兩家企業產品獲注冊交割品牌。
結合地區優勢特色,推動行業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
據了解,過去一年來,重慶證監局在推動期貨服務實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就國有企業運用期貨工具情況與重慶市國資委座談交流,爭取工作共識,聯合重慶市委金融辦、重慶市國資委會同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在渝舉辦重慶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期貨衍生品培訓會;舉辦“2023期現融合賦能實體高質量發展大會”;組織相關地方行業協會加入“產業服務聯盟”;引導期貨公司與實體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更多實體企業運用期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重慶轄區期貨機構產業客戶數和權益規模較2023年分別增長79%、234%;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通過場內外期權、基差貿易、倉單融資等服務企業家次和業務規模較2023年分別增長142%、68%。
此外,重慶證監局加強與中國期貨業協會、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等單位的溝通聯系,邀請協會和交易所專家來渝實地考察,并組織實體企業、行業協會進行座談交流,共探助力重慶轄區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思路和舉措。積極助力鄉村振興,聯合重慶市財政局等4部門印發通知,加大財政專項支持。主動對接有關市級部門持續評估生豬“保險+期貨”財政支持政策實施效果,研究論證下一步政策優化安排。目前,生豬“保險+期貨”財政支持已轉為常態化政策。推動期貨機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展產業幫扶、消費幫扶、結對幫扶。
重慶證監局表示,下一步,重慶證監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新“國九條”和《意見》要求,按照中國證監會黨委的有關決策部署,不斷強化黨的領導,深入踐行資本市場政治性、人民性,立足重慶實際,穩中求進,扎實推進重慶轄區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同時,推動轄區期貨機構提高站位,把對經營發展的思考謀劃融入到國家戰略全局、宏觀經濟大局中去,立足重慶市新定位、新使命,找準期貨服務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鞏固拓展優勢領域,提升細分領域專業水平,切實增強專業服務能力。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