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來,新基發行市場延續暖意,月內發行近百只產品,合計規模超千億份。縱觀全年發行市場,在發行數量和份額基本與去年持平的同時,股票型基金的發行熱度有所上漲,顯示出市場對于權益類投資的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發稿,2024年全年共發行超1100只基金,合計發行份額達1.1萬億份。目前,全市場公募基金總數超1.2萬只,資產凈值合計為31.90萬億元,突破30萬億元“大關”。而與去年相比,股票型基金的總份額和資產凈值增長均位居各類基金前列。
12月新發行基金數量近百只
最近兩個月,新發基金市場整體延續了“暖意”。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截至12月30日,12月以來共有99只新發基金,合計發行份額為1398.58億份,連續兩個月在千億份以上。11月,新發基金的數量也達到了98只,合計發行份額為1474.16億份。而9月、10月的基金發行份額分別為870.88億份、333.31億份,均不超過900億份。
從發行結構來看,12月新成立基金仍以債券型為主,尤其是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發行勢頭火熱。數據顯示,月內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分別為185.39億份、86.72億份、1088.08億份,發行占比分別為13.26%、6.20%、77.80%。其中,長盛中債0-3年政金債A、東財中證1-3年國債ETF、富國中債優選投資級信用債指數A以及路博邁CFETS0-5年期氣候變化債券指數的發行份額均達到了60億份,位列當月各基金產品前列,而上述產品均為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除此之外,還有景順長城中債0-3年國開行A等4只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的月內發行份額達到了50億份以上。
從市場行情來看,近期債市迎來年末行情,多只中長期限的債券基金收益率表現亮眼。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也有所提升,數據顯示,今年9月、10月和11月,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分別為25.04億份、23.63億份和40.11億份,12月則達到80億份以上。
而12月新成立的權益類基金產品,主要是中證A500指數相關產品。12月10日,匯添富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成立,募集規模為20.84億元;12月17日,國泰君安中證A500指數增強基金成立,募集規模為20.25億元;12月20日,申萬菱信中證A500指數增強基金成立,募集規模為6.72億元。此外,華寶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募集5.65億元,易方達上證180ETF募集規模為4.7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基金公司擬對旗下權益類基金進行自購。12月24日,永贏基金發布公告稱,基于對國內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擬于永贏銳見進取混合募集期內出資1000萬元認購該基金A類份額,為近期較大手筆的一筆基金自購。
全年債基發行占比超七成
回顧2024年的發行情況,新基金發行的數量和規模基本與2023年保持持平,但結構發生了一定變化。2024年,在債券型基金依然占據七成份額的同時,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份額也明顯上漲,混合型基金發行規模則繼續“縮水”。
根據Wind統計,截至目前,2024年新發基金數量合計為1123只,發行份額為11741.77億份,已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11495.60億份。股票型、混合型和債券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分別為2406.26億份、699.20億份和8308.84億份,份額占比分別為20.49%、5.95%和70.76%。
與2023年類似,2024年債券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同樣達到了70%以上,而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份額也從去年的12.24%上升至20%以上,其中以中證A500指數相關的指數基金募集表現尤為突出。另一方面,自2020年以來,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占比持續低迷,均未超過13%。這一變化也顯示出市場對于權益類投資的日漸上漲的關注度。
2024年,債券市場行情持續火熱,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年內漲超8%。而從具體產品來看,今年募集份額居前的也多為債券型產品,如安信長鑫增強A、泰康穩健雙利A、中信保誠中債0-3年政金債A的募集份額均達到了80億份,興證全球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A、廣發中證A500聯接A等30只產品的募集規模在70億份以上。其中,除廣發中證A500聯接A和易方達中證A500聯接A外,其余均為債券型產品。
而在權益類產品領域,中證A500指數基金成為今年市場資金的“寵兒”,并一度引發基金公司扎堆發行相關產品。9月10日,首批10只中證A500ETF正式發售,發行目標規模合計200億元,且全部“頂格”完成募集。10月25日,首批20只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接力發售,創下了掛鉤同一底層指數基金單日發行數量之最。10月31日,第二批12只中證A500ETF上報,一個交易日后即“閃電”獲批,而這12只ETF也全部達到了20億元募集規模上限。實際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超過70家基金公司上報了中證A500指數產品。
股票型產品成重要推動力
從存量市場來看,盡管今年市場環境愈發波動劇烈,但公募基金總規模仍呈攀升態勢。據Wind統計,截至12月30日,全市場公募基金總數達12351只,截止日份額合計為29.79萬億份,資產凈值合計為31.90萬億元。與2023年底相比,公募基金數量增長約7%,截止日份額增長約12%,資產凈值增長約17%。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無論是以ETF為代表的指數化配置需求,還是以QDII基金為代表的跨境投資需求,以及以債券基金為代表的穩健理財配置需求都相當旺盛。
實際上,股票型基金成為今年推動公募基金規模增長的重要主力之一。數據顯示,2023年底,股票型基金的總份額和資產凈值分別為26554.91億份、25706.07億元;截至目前,股票型基金總份額、資產凈值分別達到了33990.61億份、40572.12億元,同比增長約28%、58%,位列各類基金產品前列。
目前,還有一批新基金定檔“跨年檔”。據Wind統計,截至12月30日,還有48只新基金正在發行,其中23只的計劃截止時間為2025年1月。同時,等待發行的新基金共有39只,募集起始日在2025年1月2日至7日之間。新年后首個交易日即2025年1月2日,就有中加中證A500指數增強發起式、長城中證A500指數、廣發產業甄選混合、西部利得均衡優選混合等新基率先亮相。
元旦后發行新基類型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純債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FOF等,其中指數基金仍舊占比最高,包括嘉實創業板50ETF、富國上證科創板新能源ETF等。此外,元旦后定檔發行的產品還包括8只偏股混合基金、4只混合型FOF。另外,中長期純債基金及混合債券型基金(二級)則各有2只。
展望后市,不少機構人士表達了對權益市場的看好。富國基金資產配置總監馬蘭表示,2025年A股市場多空博弈的焦點,仍然是中長期宏觀經濟與政策發力之間的角力,明年A股可能總體維持震蕩上行的運行態勢。
銀河證券研報表示,在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基調下,超常規逆周期政策加速落地,有望提振A股市場信心。隨著經濟基本面趨于改善,A股盈利增速也將迎來邊際好轉。個人投資者情緒回暖疊加機構投資者倉位回升帶動增量資金加速入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落地也將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稿件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