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作為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機遇,極大地促進了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參與這一倡議,非洲國家能夠更便捷、更有效地搭上中國高速發展的快車與便車,共享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帶來的紅利,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繁榮的美好愿景。這不僅有助于提升非洲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也為中非關系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截至目前,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取得了全方位、多領域的歷史性成就,但在繼續攜手走向現代化、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仍面臨著內外部的多重挑戰。
非洲國家安全風險加劇。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非洲國家的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遭到嚴重破壞。非洲廣泛族群問題下的傳統安全和極端恐怖主義、能源和網絡等非傳統安全風險相互交織,給非洲國家的發展環境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傳統安全方面,暴力風險呈加劇態勢,兼具內部差異性。2023年非洲的最不和平國家有17個,占全球最不和平國家比重逾四成,且有24個國家和平指數負增長。其中,西非和東非地區安全形勢惡化比較明顯,分別有9個國家和6個國家和平指數下降。2023年前8個月,馬里發生的針對民眾的暴力事件同比增加了38%。布基納法索2023年約有1600人在暴力事件中被殺害,同比增長17%。自2023年4月蘇丹爆發武裝沖突以來,已經造成超過76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603余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另有157余萬人越境進入乍得、埃塞俄比亞等鄰國避難,由此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對當事國及周邊國家的穩定都造成了威脅。非傳統安全方面,數字風險嚴峻,且外溢效應明顯。近年來,針對非洲國家和駐非洲國際組織的網絡虛假信息攻擊急劇上升,非洲大陸近60%的虛假信息活動是由外國政府提供支持的。2023年,非洲至少發生了189起有記錄的虛假信息攻擊活動,這一數字是前一年的4倍,不僅對本國經濟造成巨大打擊,而且也會引發全球供應鏈的斷裂風險。比如,2021年南非物流集團Transnet服務網絡遭到網絡攻擊,導致無法履行對客戶的承諾,其運營的包括德班和開普敦在內的南非主要港口和鐵路網絡業務一時陷入癱瘓。
非洲發展融資不可持續。受疫情和國際形勢影響,非洲多項發展指標出現下行趨勢且恢復緩慢,融資面臨巨大缺口,部分國家債務水平已經接近風險值。發展指標方面,非洲國家面臨增長動力不足和惡性通脹的風險。受疫情沖擊,非洲超過一半國家2020年經濟增長率出現由正轉負的情況,人均收入短時間內迅速減少,少數國家如納米比亞和塞拉利昂至今還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此外,2023年非洲通貨膨脹率在兩位數以上的國家超過20個,其中津巴布韋、蘇丹、埃塞俄比亞和加納消費者物價指數在30%以上。國內經濟面臨惡性通脹風險,嚴重破壞了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基礎。融資規模方面,非洲發展融資缺口巨大。一方面,非洲正處于增長的重要階段,發展所需資金量不斷攀升。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強勁的20個國家中將有11個非洲國家,非洲仍將是亞洲之后全球增長第二快的地區,其對各種資源要素的需求正在加速膨脹,各方面投融資規模存在較大缺口。有報告顯示,非洲大陸距2030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還存在1.6萬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在現有基礎上需每年再提供1940億美元的額外融資。另一方面,國際社會對非洲投資回報的信心走低,供給體量不足。非洲國家債務水平逐年攀升,目前蘇丹、莫桑比克、贊比亞和佛得角的債務已經超過GDP的100%,相關政府面臨較大的債務風險。考慮到非洲國家的償債能力,國際投資者提高了對非債券的風險溢價要求,對非投資意愿飄忽不定。在此情形下,2022年非洲國家通過歐洲債券獲得融資總金額較2021年的118億美元下降74%,僅有尼日利亞和安哥拉成功獲得13億美元和18億美元融資。
美西方替代性方案紛紛出臺。隨著國際局勢的不斷緊張,地緣政治博弈正在加速展開。在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美西方也相繼提出了企圖遏制中非合作的替代性方案。美國方面,試圖極力維持自身在非洲的地位。經濟上,重視對非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在美非商業論壇(USABF)上,美國的企業、政府和投資者宣布了價值157億美元的投資和建設承諾,覆蓋基礎設施、衛生、農業、數字技術、制造業和氣候等領域。基建上,對標“一帶一路”倡議在非基建項目。繼“重建更美好世界”和“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倡議之后,2022年美非峰會又推出“可融資基礎設施技術援助”(TABI)計劃,促進私營部門主導的非洲基礎設施發展。歐盟方面,試圖重回領導者角色。在2022年第六屆歐盟—非盟峰會上,歐盟承諾7年內在非投資1500億歐元,總體描繪了對非投資合作的基本設想。綠色發展項下,歐盟重視在非洲大陸大規模部署清潔氫生產,借助非洲的風光和礦產資源儲備,努力為實現自身綠氫目標提供更多便利。數字化轉型項下,歐盟依托對非數字合作推廣數字規則標準,通過在非建設國際海底電纜中使用歐洲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標準,進而鞏固歐洲在數字領域的話語權。日本方面,妄圖急切獲取國際影響力。2022年第八屆東京非洲發展問題國際會議(TICAD8)基本上確定了日本對非洲發展合作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經濟、社會和安全三大領域。經濟領域,大力開拓非洲人力資源市場。青年商業教育倡議(ABE)是其進行工業人力資源培訓的主要路徑,已向6700多名非洲青年提供了培訓。社會領域,日本通過與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合作加強非洲的衛生系統,并宣布為全球基金認捐10.8億美元,幫助非洲實現全民健康覆蓋(UHC)。安全領域,日本表示將繼續在非洲和平與穩定新方法(NAPSA)下捐助大約850萬美元,用于支持非洲國家維和人員培訓。
展望未來,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正徐徐展開,它不僅是旨在促進貿易與投資便利化的重要通道,更是連接中非人民心靈、增進相互理解、促進共同繁榮的希望之路。面對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不斷涌現的新挑戰與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非雙方將繼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決心與智慧,通過持續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共同書寫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新篇章。這將推動非洲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為中國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拓展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必將為構建更加緊密的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分別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