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服務支持鄉村振興,助力糖料蔗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去年11月,平安產險廣西分公司聯合中泰期貨等四家期貨公司參與鄭商所2024年度“農險無憂計劃”試點建設的羅城縣糖料蔗“保險+期貨”項目正式落地。
據了解,羅城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總人口約38萬人,其中29萬人口由少數民族構成,脫貧監測戶有12萬余人。2024年羅城縣糖料蔗種植面積17.5萬畝,產業覆蓋全縣11個鄉鎮,帶動9000余戶3.6萬余人增收,是羅城縣規模最大的富民產業。
近年來,白糖市場持續低迷,價格幾乎跌破國內糖廠的生產成本線。雖然糖廠一直采取“保底收購價”保障蔗農收入,但市場的低迷對蔗農的種植積極性產生了極大影響。糖廠虧損、蔗農信心不足,很多主產區的甘蔗種植面積大幅萎縮,白糖產業的發展受到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以來,羅城縣白糖“保險+期貨”項目作為全國首例由鄭商所支持的全縣域覆蓋試點項目,為2.2萬余戶蔗農提供風險保障,總賠付2300余萬元。2024年,平安產險廣西分公司在自治區各級政府、鄭商所的支持下,聯合四家期貨公司為2200余戶蔗農提供2.3億余元的風險保障,這是羅城“保險+期貨”項目為當地蔗農保駕護航的第七年。
北盛村蔗農吳恩菊種植了50畝糖料蔗,本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上述項目,當最后得知每畝可以賠付79元時,她高興地說:“一開始不了解‘保險+期貨’,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耐心地為我們解答疑問。當時也沒多想,就為多份保障,交了650多元的保險費,沒想到最后理賠了3560元。種了這么多年的甘蔗,今年是最開心的,明年我還要繼續投保,有了甘蔗價格保險和自然災害的保險,我再也沒有了后顧之憂,只管提升甘蔗的品質和產量就行了。”
羅城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文彬表示,近年來,羅城縣聚焦拓寬“金融+產業”服務方式,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特色主導、金融賦能、產業振興”的改革創新之路,在羅城縣試點實施的糖料蔗“保險+期貨”項目取得了較好成效。“保險+期貨”金融創新試點項目在服務羅城縣糖料蔗產業發展中,將特色農險與社會資本有效結合,同時充分發揮政府補貼資金的杠桿作用,為形成“政府+農戶+保險+期貨”的創新模式提供了實踐探索,為“保險+期貨”服務鄉村振興探尋了新路徑。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認為,經過幾年的項目試點,越來越多的蔗農參與到“保險+期貨”項目中,期貨工具抵御價格風險,在保障農民收入、轉變農業風險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平安產險廣西分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戴榮生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優化“保險+期貨”業務模式,進一步豐富了農業保險工具,打造了“農業保險+”模式的新典范,為廣西農業特別是糖料蔗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