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渭南訊 近年來,渭南市漁業系統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科技賦能,積極構建產、學、研、推、用一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智慧漁業建設,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全市漁業養殖面積穩定在9萬畝左右,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3萬噸,實現漁業總產值12億元。
渭南市地處黃、渭、洛三河匯流區,漁業資源豐富,宜漁水面灘涂廣闊,水產養殖條件優越。今年以來,全市漁業系統緊緊圍繞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發展大水面生態養殖、魚—蝦和魚—蓮綜合種養、池塘內循環水槽養殖、陸基圓桶等多種高效養殖模式,不斷優化漁業產業結構,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在合陽縣,當地積極實施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技術推廣,指導漁業公司對養殖尾水進行物理排放、生物凈化處理,同時建成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有效提升了漁業生態環境。在蒲城縣,富新村與江蘇鹽城企業實行村企合作,在鹵泊灘鹽堿地上引進江蘇鹽城小棚南美白對蝦養殖模式,帶動當地群眾由傳統農業向漁業轉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通過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提升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為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蔽寄鲜修r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渭南市將繼續堅持科技賦能,加快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不斷拓展漁業發展空間,提升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