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文化和旅游系統搭建文化交融橋梁,拓展旅游合作空間,締結民心相通紐帶,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文旅貢獻。
一、打造“一帶一路”文化制高點,擦亮文化“金名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推動敦煌文化研究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指示,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加快敦煌文化“典范”“高地”建設,不斷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打造文化遺產保護典范。實施22個莫高窟修復及數字化項目,承接10個省市80多個文物保護項目,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廣泛開展合作。建設敦煌學研究高地。敦煌研究院承接125項省部級以上重點課題,在石窟考古、文獻研究、藝術理論等方面持續引領敦煌學國際研究方向。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取得重大突破,獲取英、法等國藏敦煌文物高清數字圖像10.3萬余幅,初步建成敦煌學研究文獻庫,實現30個洞窟高清圖像和6500余份藏經洞文獻上線和全球共享共用。擴大敦煌文化傳播。劇目《絲路花雨》《千手千眼》在全球巡演。敦煌研究院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互訪交流63次,舉辦石窟藝術、數字敦煌等精品展14場次,開展學術交流活動30余場次。構建敦煌文化國際傳播媒體矩陣,打響“敦煌文化周”“敦煌文化環球連線”等外宣品牌,敦煌研究院海外社交媒體賬號覆蓋120個國家(地區),數字敦煌國際共享覆蓋78個國家、2300萬訪客,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二、夯實絲綢之路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擴大對外“朋友圈”。敦煌文博會、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已成為甘肅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平臺。2024年開展對外人文交流活動123項,積極參與文化和旅游部開展的“歡樂春節”等活動。在荷蘭、意大利、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展甘肅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活動,受到廣泛關注。舉辦國際青年漢學家研修班、港澳青少年內地游學聯盟大會等系列活動。
三、開展更有聚合力的宣傳推介,匯聚傳播“大流量”。全面構建宣傳矩陣,“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文旅品牌不斷出圈出彩,策劃開展“天水麻辣燙及甘肅特色美食大PK”等系列創意新、影響大的專題活動。“微游甘肅”5個媒體矩陣、2000多個賬號同頻整合宣傳,年度傳播量超過800億次,大流量帶火了旅游市場。在海外主流社交媒體建立“Discover Gansu”英、日、韓等語種宣傳矩陣,平臺覆蓋量超1億人次,粉絲量超209萬。
四、推動文旅產業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爭先進位爭創標桿,2024年全省文旅行業爭創國家級以上品牌榮譽231項。全面優化入境旅游環境。超額完成星級旅游飯店、景區、度假區等文旅場景POS機和ATM機布設任務;協調開通蘭州直飛泰國曼谷等7條國際航線和其他包機航線。加快世界級、國家級品牌創建。著力打造河西走廊國家文化遺產線路和黃河文化旅游帶。甘南扎尕那村入選聯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臨夏地質公園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劉家峽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旅業態產品。《絲路花雨》改版提升等“八個一”文化品牌重點工作均有新的突破。研學旅行十大主題、百條線路、千堂課程,戶外露營四大主題13條精品線路提升了互動體驗感。“敦煌文化+沉浸式體驗”等融合業態產品逐步引領“場景消費時代”。
下一步,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將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務實合作,配合做好“歡樂春節”等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赴俄羅斯、新西蘭、日本等26個國家以及港澳地區開展文化交流與旅游推廣。實施入境游促進行動,舉辦入境游國際旅行商大會,爭取青年漢學家研修項目永久落戶甘肅,推動蘭州、敦煌等城市國際航班航線增開加密。辦好第八屆敦煌文博會、2025年公祭伏羲大典等活動。加強敦煌文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中外聯合考古行動,持續擴大“中國特色·敦煌經驗”國際影響力。
來源:中國旅游報